Page 124 - 铁血云间:松江抗战记忆.html
P. 124
&'()
“吾心安处皆乡土”: 先父浦江清
先生在昆明的生活
浦汉明①
一
先父浦江清先生, 一九〇四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出生于江苏省松江县
(现属上海市), 原籍浙江嘉善, 祖父辈才迁到松江落户。 他自幼聪颖过
人, 读书刻苦, 自小学至中学毕业, 都因成绩优异而获准免缴学费, 故虽
家境贫寒而能升学不辍。 一九二二年入东南大学西洋文学系, 主修西洋文
学, 辅修国文和哲学, 得到梅光迪、 吴宓、 吴梅、 柳诒徵、 杨铨诸名师的
指导。 一九二六年毕业后, 由吴宓先生推荐到清华学校研究院国学门, 任
陈寅恪先生的助手。 在学识渊博的陈先生影响下, 他发挥精通英语、 熟习
西洋文学的专长, 又掌握了多种外语, 并攻读大量国学要籍和国外的 “东
方学” 文献, 为治学打下了雄厚、 坚实的基础, 并逐渐形成了中西比较、
各学科融通的研究风格。 一九二七年, 研究院国学门撤销, 他转入清华大
学中文系, 此后便主要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一九三七年抗战爆发后, 父亲送即将分娩的母亲回到松江, 但 “八一
三” 上海战事又起, 松江遭轰炸, 遂避居乡下。 此时清华南迁, 在长沙与
北大、 南开合并, 成立临时大学。 得到学校即将开课的消息, 父亲与产后
的母亲及刚满月的我从松江经嘉善赶到杭州。 彼此依依惜别后, 母亲带着
① 浦汉明 ( 1937— ),浦江清、张企罗之女,青海民族大学汉语言文
学系中国古典文学教授,现已退休。
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