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9 - 铁血云间:松江抗战记忆.html
P. 129

«¬­®¯°±²³´ µ¶·1¸µE‚¹º9E»


                    爰缀短言为引,公定薄润于后:

                        梅贻琦、冯友兰、朱自清、潘光旦、蒋梦麟、杨振声、罗常培、
                    陈雪屏、熊庆来、姜寅清、唐兰、沈从文 同启。




                    父亲的小启, 凝炼典雅, 气韵天成, 尤其是黄济叔、 程瑶田二典, 形
                容闻先生之风度、 造诣极为贴切, 此深得闻先生之赞赏。 小启手迹原有两
                种, 文字略异, 具名者也不全同。 季镇淮先生在 《闻朱年谱》 中曾经全文

                引用, 后萧荻先生又专撰文介绍过 (文见 《笳吹弦诵情弥切》, 中国文史
                出版社一九八八年版)。
                    当时联大教授居住分散, 平时不得闲暇, 假日便互相走访, 朋友

                间小叙畅谈、 诗词唱和、 曲集, 乃至相邀出游、 登临山水, 生活倒也
                丰富多彩。 一九三九年春假, 他与郑桐荪、 朱自清等同游路南石林,

                归程中顺路探访住在宜良的钱穆, 当晚宿岩泉寺, 又与郑昕同游宜良
                万花村, 都留下了纪游诗。 还到昆明黑龙潭王守泰宅参加曲叙, 并写
                下了一首 《沁园春》:
                                              沁 园 春
                        昆明黑龙潭王瞻岩宅曲叙感赋。同会者杨荫浏、王瞻岩、陈盛
                    可、陶光、张充和。

                                                                       一九三九年春
                        漫客天涯,如何不归,归又何为。向华山昆水,暂留我住;碧鸡
                    金马,住亦堪悲。惟遣高歌,欣逢旧雨,心逐梁尘相伴飞。忘情处,

                    命玉龙哀笛,着意狂吹。
                        古今多少情痴,想小玉丽娘信有之。叹消魂桥畔,牡丹亭下,琅
                    玕刻遍,谁会相思。一曲霓裳,凄凉九转,劫后河山满眼非。承平

                    梦,望吴宫燕阙,早感黍离。



                    父亲爱唱昆曲, 三十年代就参加了俞平伯等组织的 “谷音社”。 《蒙

                自寓庐》 诗中所写 “小窗晴弄桓伊笛” 并非虚指。 一九四三年元旦, 还
                曾应陶光之邀到昆明无线电台播出昆曲, 帮腔吹笛。 当晚节目有张充和



                                                                                  119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