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9 - 铁血云间:松江抗战记忆.html
P. 119
¢£¤o¥¦ h§g¨©¤ª
已为我们借好了一家楼面。 浙江山区楼上都是堆放粮食的地方, 不住人
的。 那间房子很大, 我们一行十多个人都住在那里, 但房子很通风, 晚上
可以看见星星, 那时已近年底, 睡着不很暖的。 到的那天晚上, 那家还送
来招待客人的元宵, 每人一碗, 后来每天还送些菜来。 招待我们的人是燮
卿妻子桂秋的堂姊, 想想那种关系, 真是远之又远, 非亲非故, 但她的热
情, 叫人感动。 可见山里人情之纯厚, 与现代人比更不可同日而语。
住下来以后, 我们只知照顾好自己和孩子, 父亲就去拜会燮卿的岳父
(也许是叔岳)。 住了些日子, 房东说时局不靖, 年关将近, 地方宵小看到
外地人逃来, 认为一定是块肥肉, 要防发生抢劫的事, 劝父亲买支枪自
卫。 父亲没有马上同意, 回来和我们相商。 我们这批人中, 除三姊夫和七
妹夫外, 都是妇孺老人, 而他两人虽是壮年男子, 却又手无缚鸡之力, 更
不会开枪。 即使有了枪也将被强人夺走, 于己无补, 且更危险。 大家觉得
这儿也不安全, 于是又想走了。
但是走到什么地方去呢? 想来想去还是回上海。 一则离松江近, 也能
探听消息; 二则上海有租界, 估计日本人对租界还不至侵犯。 而况那时叶
家姑夫还在松江, 他连石家浜也没有去, 不是也还可以吗? 于是决定行
动, 当时还有商人仍在上海和内地之间作行商, 便向一个纸商打听了去上
海的路。 十二月底, 大队人马又经河上店到了临浦, 一路朔风凛冽, 我们
姐妹三人一人带着一个吃奶的孩子, 七妹的最大, 刚满两岁, 三姊的儿子
只有两个多月。 坐在轿里手脚都冻得痛, 连孩子都差点抱不住了。 三姊的
两个大一点的女儿坐在竹匾里由人挑着走, 更是冷得一路啼哭不止。 孩子
哪知大人的心情, 我们也真恨不得大哭一场!
到了临浦, 碰见了郎秋波, 他是姚锡荣家原来米行的伙计, 人很能
干, 当时好像在一个什么机关做事。 他们夫妇二人带一个孩子, 还有个外
甥, 是年轻小伙子, 四个人加入了我们一行, 人数又增加了。 到宁波的火
车已不通, 幸亏郎有点办法, 于是叫船去曹娥, 大队人马从水路进发, 而
水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晚上开船 (白天怕有飞机), 沿路有关卡要叫靠
岸稽查。 一路都由郎去对付, 他说是县政府的船, 总算免了留难。 这样走
一路, 大人可以不吃、 不喝、 不方便, 小孩子却不能。 尤其是婴儿, 吃还
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