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3 - 口述松江改革开放.html
P. 63
农民增收天地宽——在松江区“增收办”工作的难忘岁月
“农村 4050 人员就业”,通过有针对性的实用技术培训,提高技能和素质。推 55
出政府公益性的保洁、保安、保绿、交通协管员等岗位,通过多渠道、多形
式的安置,千方百计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中的“4050”人员就业,保证了
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农民实现就业,大幅度增加了农民的工资性收 入。
2007 年前后,我们开始聚焦培育农业经营主体。没有高素质的农民,就
没有高效益的农业。多年来,区增收办牵头,大力开展上海市专业农民培训
和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注重实际、实用和实效,开设了粮食、蔬菜、花卉林
果、农机、水产、农村经营管理、农产品市场营销等 29 个培训项目,每年培
训新型农民 5000 多人,有 167 名、1000 多名专业农民分别获得国家职业资格
高级、中级证书。专业农民充分发挥了辐射示范和带头作用,促进了农业增
效和农民增收。我们对村农副主任组织了农业产业化经营者培训,对农民专
业合作社负责人和财务人员组织了全员培训,对创业农民和规模经营大户组
织针对性培训,为松江现代农业的发展,培养了一批用得上、留得住的有文
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农村经营人 才。
统筹协调:扎实推进落到实处
统筹协调:扎实推进落到实处
农民增收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做大量的统筹、协调和
推进工作。我们深感,对农民有深厚的感情,这是农民增收工作落到实处的
基础。我把增收办的团队精神概括为“深情、激情、创新、务实”八个字。
深情,就是满怀深情做好农民增收工作;激情,就是始终保持激昂高效的工
作热情;创新,就是要敢于突破,追求卓越;务实,就是紧密结合松江实际,
体现求真务实,作风严谨,务实苦干的精神。从而心系农民,想农民之所想,
急农民之所急,深入农村田头,深入农民家庭,时刻关注农村的春耕、夏种、
秋收、冬藏,时刻关注农家的男女老少,从农民的就医保障,到老年农民的
养老,从少年儿童的上学,到农村妇女的体检……都是我们统筹协调和推进
落实的重要内 容。
我们通过召开专题会议、现场办公,上门服务,协调、推进增收工作;
ઍ࣡ १ඍࡾڿ۪ष٢ JO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