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5 - 口述松江改革开放.html
P. 65
农民增收天地宽——在松江区“增收办”工作的难忘岁月
3.5 万亩耕地,促进了家庭农场的规模经营,实现了一举多 赢。 57
农民的就医问题,始终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我们和卫生局、财政局密切
配合,共议措施,推进落实。加大各级财政对合作医疗保障的投入,扩大和
充实大病、重病统筹基金的总量,提高合作医疗保障水平。对参加农村合作
医疗的 12.4 万农民,免收挂号费、诊疗费、出诊费等“三费”。区财政出资
1660 万元解决农民就医问题,农民大病报销最高支付限额从 2003 年的 2 万元
提高到 2006 年的 6 万元。建立了镇合作医疗补助、区合作医疗大病统筹、困
难群众大病救助三条医疗保障线。区财政出资 700 多万元,对直接从事农业
的劳动力、老年农民、育龄妇女近 10 万人每年进行免费健康体检,大大提高
了农民的医疗保障水 平。
加强与民政局和教育局的协调,完善对农村困难家庭的社会救助和帮扶
机制,确保农村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对因病、因残或其他原因造成家庭生
活贫困的农村弱势群体,全部纳入民政部门的社会救助体系。加大对农村困
难家庭子女入学学杂费、书簿费等减免幅度,对农村低保户家庭实行子女九
年免费义务教 育。
站高谋远:贵在构建长效机制
站高谋远:贵在构建长效机制
2005 年 8 月,我们在扎实推进农民增收工作的同时,加强调研,积极探
索,前瞻性的思考“十一五”期间的农民增收工作。农委封坚强主任和我进
行了多次研究和探讨,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几易其稿,形成了《松江区未来
五年农民增收工作的思考》,提出了未来五年农民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主
要目标、政策建议和主要措施。围绕组织农民、提高农民、转移农民、保障
农民、扶持农民和服务农民,着力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 制。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需要从体制机制上创新,从制度政策上保证。2006
年,我们起草了《松江区关于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区主要
领导亲自修改,区政府正式发文实施,文件提出了完善建立以工促农、以城
带乡的长效机制,完善农民的就业保障机制,完善农民整体素质的提升机制,
ઍ࣡ १ඍࡾڿ۪ष٢ JO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