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2 - 口述松江改革开放.html
P. 62
口述
松江改革开放
KOUSHU SONGJIANG GAIGE KAIFANG
(1978—2018)
54
突破瓶颈:聚焦重点成效凸显
突破瓶颈:聚焦重点成效凸显
农民增收,千头万绪,我们通过深入调查研究,进行定量定性分析,找
准难点和瓶颈。每年确定一个重点目标,瞄准当前工作中最困难的瓶颈,一
步一个脚印全力突破。因为全力攻克每一个难题,我们的增收工作就可以向
前迈进一大 步。
2004 年,区委、区政府决定,取消义务工积累、共同费和水利工程供水
费三项收费项目,同时又一举将农民的税收全部取消。这一年,农民们与征
收了几十年的税收挥手作别,与 1998 年相比,松江区农民的种粮负担减少了
近 3500 万元。至此,松江农民真正实现了“零负 担”。
“离土农民”是近年来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新名词。农民增收难,失地农
民增收更难。松江率先在上海市郊推进失地农民“镇保”。2004 年,筹集资金
51.4 亿元,为 12.9 万名失地农民落实了社会保障,其中有 10.1 万人参加了镇
保,2.8 万人参加了征地养老保险,2007 年对黄浦江水源涵养林涉地 1.86 万
名农民落实“镇保”,先后解决了 16.4 万名离土农民的社会保障,保障了失地
农民的长远利 益。
2005 年,增收工作的瓶颈是“纯农户”。我们在走村入户的全面调查中
发现:农村户籍、以农为业、全家没有从事二、三产业的纯农户,八成以上
人均年收入不满 4000 元,收入持续徘徊甚至下降,是农村最为贫困的群体。
农民要增收,非农就业是关键。区政府第 66 次常务会议通过了增收办提出的
“零纯农户”实施方案后,各级积极推进,领导重视,强化职责,政策配套,
调动各方为纯农户“找岗位”“跑岗位”“挖岗位”的积极性。 2005 年 9 月 8 日,
新浜镇陈堵村、南杨村的沈迪标、陆峰等5名农民,欣然“洗脚上岸”,当起
道路养护工。至此,松江在上海市郊率先实现零纯农户,5114 户纯农户家庭
全部脱贫,人均年收入比上年增长一倍以 上。
2006 年,农村“4050”人员就业难进入了我们的视野。农村的“4050”
人员,由于年纪较大、文化较低,缺乏技能,很难实现非农就业。我们聚焦
ઍ࣡ १ඍࡾڿ۪ष٢ JO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