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9 - 口述松江改革开放.html
P. 59
农民增收天地宽——在松江区“增收办”工作的难忘岁月
后取消了农业特产税、屠宰税,以及村提留和乡统筹费用。2003 年后又在保 51
留农业税税种的前提下,对农业生产实行免征农业 税。
从“减负办”到“增收办”,名称一变,职能转型。“减负办”只是从存
量中做减法,而“增收办”要千方百计找增量。从减轻负担到增加收入,四
字一改,改蓝了农民头顶上的一片 天。
当时,区政府孙建平区长专门召开了各镇、街道、园区主要领导会议,
专题研究农民增收工作,他提出,区政府决定成立“增收办”,负责统筹、协
调和推进全区的农民增收工作。明确了“增收办”的职能、目标和任务,“增
收办”通过调查研究、广泛集中民意,加强政策设计,重点在落实政策补贴、
规范社会服务性收费、规范土地流转、加大农业科技投入,促进非农就业及
落实各类保障方面做文章,让农民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 惠。
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意义重大,时不我待。“增收办”成立之初,首要的
是建立一个纵向到底的增收工作网络,要有一支懂业务、能干事的队伍。在
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的重视下,各镇、街道、园区相继成立农民增收工作
机构,由经管站、农办、社保、民政等部门组成,党政一把手亲自抓,确保
增收工作整体推进。区政府又发文明确了区、镇经管站是农民增收工作的日
常工作部门。区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由政府有关部门参加,区政府分管领导
任向阳副区长亲自主持联席会议抓落实,明确职责,分解任务,落实责任,
密切配合,为农民增收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 证。
2004 年开始,区委、区政府把农民增收工作作为对镇级干部目标责任考
核奖励的重要内容。各镇、街道、园区对所属村、经济园区、镇级公司也下
达相应的考核指标和激励措施,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在考核中,每年
突出重点,务求实效。2005 年瞄准了非农就业率、纯农户减少率和农民收入
增长率。2006 年重点考核农村富余人员就业率、农村“4050”人员就业率、
新型农民培训率和农民收入增长率。2007 年考核指标增加了耕地规模经营和
村级财务管理的内容等。随着农民增收工作的扎实推进,考核内容逐年深化,
通过目标责任考核,调动了各方的积极性,确保各项增收政策落到实 处。
ઍ࣡ १ඍࡾڿ۪ष٢ JO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