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 - 知青记忆.html
P. 29
在乡下,常听老农们提起“田八样”。所谓“田八样”,是指能在稻田中捕获到的八
样水产。具体到哪八样,他们的说法并不一致,故我以为这个“八”字应是个虚数,指
数量较多。大多数人认为,“田八样”应该是指蟹、螃蜞、黄鳝、泥鳅、田螺、河蚌、
旁扁鱼、田鸡(青蛙)等。有老农炫耀,以前下田做生活,顺手捉些鱼蟹便当得很,回
来顿顿饭有鱼蟹,可能话说得有些过头,但当年不用化肥农药,自然环境好,稻田中野
生动物多却是事实。
下乡后,第一次跟了社员们去翻田,只见不少人在腰中系了鱼篓,很是不解。翻了
一小会儿,便可发现躲在泥中过冬的黄鳝、泥鳅,他们就顺手将其塞进鱼篓,一天下来,
数量不少,几天累积起来,便可成为餐桌上的美味。有的社员没带鱼篓,就将黄鳝、泥
鳅卷在裤腿里,不轻易给别人。种秧前,当年流行往水田中泼铵水,泥鳅受不了刺激,
在水田中乱跳;挑秧时,常有黄鳝在脚跟旁游来游去。这时忙于农活,大家顾不得去捕
捉。有次在黄梅天,我从大队部回家,在屋后刚翻耕过的水田角看到数不清的泥鳅涌在
一起打搅。我急忙回家拿来大竹畚箕,对准了奋力一抄,足有二三斤。
种秧前后,稻田中灌满了水,是夹黄鳝、戳田鸡的好时光。我不会这些营生,但很
好奇,曾跟了队里的一个小青年去“考察”了一次。戳田鸡要备一杆田鸡枪(小竹杆上
装有两叉,用磨尖的粗铁丝即可)、一支手电筒、一只鱼篓,为防蛇咬,要穿套鞋。天
完全黑后上路,起先我一直跟着他,看他怎么个弄法,其实很简单,一旦发现田鸡,用
枪慢慢往下移,近了,用力一剌便手到擒来。学到了些皮毛,我们便一个人走一条岸,
直到后半夜才回来。论战果,我比小青年差多了,回到家中,又忙着剥皮、去内脏、洗
净,搞完这些,天已微明。
冬季寒冷,农民也有办法弄到水产。最简单的是捡田螺,那是小孩子们干的,提了
小篮,到稻田中去寻觅,只要用心,半天时间就能捡到一大碗。还有岔泥鳅,主要是农
妇们所为,
这需要技巧,能识别“泥鳅草”,凡长有“泥鳅草”的地下一定有泥鳅。我曾亲眼
看到一位农妇一天岔到了一大碗泥鳅。比较费事的是“栈塘”,先要选择好一段断头浜,
在潮涨满时,在河口插上竹帘子,这时鱼已随潮进入断头浜。待退潮后,便下河用抄网
捕鱼。冬季潮位低,退潮后河已见底,且鱼的活力差,抓住它们不困难。我也曾尝试过
一次,最让人难受的是钻心的冷。寒冬腊月,光着下身在河中敲竹帘,赤了脚在河泥中
捉鱼,没有十分的意志力是扛不住的。为了几斤小鱼,受这样的折磨,不值得。后来有
人再来约我,我就不再干了。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