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 - 知青记忆.html
P. 34
成份的家庭,只要没有现行破坏活动的,也不批判不斗争,而是教育他们自食其力,劳
动守法,还留给他们应有的耕地面积和家畜。这样一来,广大佤族群众的心就安下来了,
原来外逃的群众在政策的感召下,又陆陆续续地返回家乡建设自己的家园。
这里的佤族,是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少数民族。由于没有公路,大多数人一辈子没
有看到过汽车;由于缺水,他们一年四季不洗澡、不刷牙、不洗衣服;由于缺粮,每到
三四月份青黄不接时,政府都要按人口供应返销粮,尽管如此,大多数群众还是常年处
于半饥饿状态;由于缺穿,他们大多数人一年四季光着脚板不穿鞋,妇女们用自己种的
棉花织成土布做成围裙或衣服;由于没有电,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常年不熄的火塘,白天
煮饭,晚上照明,冬天取暖;由于缺医少药,不讲卫生,细菌性痢疾和恶性疟疾肆虐,
他们只能求巫拜神、听天由命,家人死后还必须半埋在家门口,因此在晚上辨认哪里有
村寨,只要看哪里有磷火就知道那里有人家。
看到深山老林里的阿佤人民生活条件这么简陋,物质基础这么匮乏,作为上海知青
的我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感慨和怜悯:我们的国家太大了,居然还有这么原始这么贫穷落
后的地方!我在小组会上表态:一定要在短短的 8 个月中,除了圆满完成阶级复查任务
之外,尽自己所能、倾自己所有,帮助佤族人民改变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我的想
法得到了其他组员的一致赞同。
我们首先把全寨群众动员起来,打扫村寨卫生。因为人畜共居,村寨里到处都是牲
畜粪便,臭气冲天,而种的旱谷地里,却从来不上肥料,庄稼枯瘦不堪。通过教育、宣
传和发动,群众慢慢接受了讲卫生的道理,跟着我们把牛粪、猪粪一篓篓背到了庄稼地
里,很快村寨变得干净起来了。
同时,我们把带过去的肥皂和香皂倾囊送给当地老百姓,教会他们洗澡、洗脸、洗
衣服。我更是大展身手,用带去的理发工具,把披头散发、长满虱子的男男女女的头发
理了个一干二净。当他们摸着自己的头顶,第一次露出如释重负的轻松表情时,我的心
中也充满了欣慰。
更值得欣慰和难忘的是:老冉高超的医疗技术和我俩带去的药物在那 8 个月里,把
几百成千濒临死亡的病人硬是从死神手里夺了回来!我和老冉利用工作之余,不分昼夜,
翻山越岭,串村走寨,背着药箱给当地老百姓看病。开始的时候,当地群众对我们的医
术满怀疑惑,他们根本不相信现代医学。有一次,与我们住所相隔几十公里外的一个村
寨长老的儿子得了细菌性痢疾,由于严重脱水已奄奄一息,家里人已认为不可能活了,
为他穿了新衣准备下葬。我和老冉得知这一消息,连夜翻山越岭快速赶到该长老家,通
过我们的劝说工作,该长老半信半疑地终于同意我们给他儿子抢救。我和老冉一边轮流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