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3 - 松江故事
P. 73
市井俚曲 065
成通波塘东、 西两段。上世纪60年代初, 普照路桥成了危桥。旧桥拆除
后, 改为涵洞, 从此佛字桥以东的市河不再通航。涵洞口径太小, 加之定
位太高, 潮汐不通, 很快淤塞。至60年代末, 佛字桥至普照路桥段的市
河成平陆。
60年代前, 中南路无大变化, 平桥以东大多还是日军侵华时被炸的
废墟及零星陋屋。60年代起, 在杨家桥堍建了幢四层楼的新江厂家属
楼, 稍后又建成上消厂家属楼、 通波塘西侧的简易公房等楼房。1978年
起, 方塔西村、 方塔东村、 白云新村等一批住宅区, 方塔园、 松江科技馆、
松江博物馆等公共建筑在中南路上相继落成。80年代初, 实施中山东
路改造( 延伸至谷阳路), 拆除原中山路南侧和中南路上的老房子, 中山
路拓宽至中南路一线, 中南路除公安局对面及原爱民桥以东尚有零星房
屋外, 中南路基本上被中山路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