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4 - 松江故事
P. 184

176    松江故事



               吃扛醵







                 “ 吃扛醵” 这个词, 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有些陌生, 其实一点也不神

             秘, 即数人聚餐, 开支由参与者平均分担, 就是现在流行的“ AA制”, 民
             间也常说成“ 劈硬柴”“ 劈柴爿”。
                 吃扛醵不知起源于何时, 反正解放前松江城乡就有这种聚餐形式。
             听老辈人讲, 那时乡下人穷, 偶尔有了些小钱, 几个要好朋友就相约到小

             酒馆打牙祭, 或买些酒肉在某人家中“ 小乐惠”, 少则三四人, 多则十余
             人, 图个苦中作乐。
                 我下乡后, 饭是可以吃得饱, 但油水不足, 经常想着能有点鱼肉荤
             腥, 但哪里办得到。农民也是如此, 菜肴一年到头以蔬菜、 咸菜当家, 有

             些人家就是上镇卖掉了一口肥猪, 回家时也舍不得买斤肉, 攒着钱要盖
             新房, 为儿子娶媳妇。不从牙缝里把钱省出来, 该办的事情就办不成, 日
             子过得就不舒坦。

                 省钱归省钱, 能美美地吃一顿当然也求之不得。因此, 我们生产队
             每年“ 三抢” 大忙过后, 做好了田间管理, 在等待秋收之前的“ 小农闲” 阶
             段, 由生产小队组织集体吃扛醵, 既能解馋, 又能凝聚人心, 因为每年都
             搞, 一到这个时候, 男人们的心里都惦记着。集体吃扛醵, 照例是每户来
             一名男人, 但家中还有其他成年劳力的话也是可以参加的, 只是女人不

             参与, 她们也不好意思轧在男人淘里喝老酒。
                 当天, 队长安排数名会烹饪的劳力, 做菜, 买酒, 借碗筷, 排桌凳。素
             菜每年大体相同, 都是生产队种的毛豆、 青菜、 芋艿之类。荤菜每年不

             同, 或杀些养鸡场内的“ 落脚鸡”, 或杀些鸭棚里的“ 淘汰鸭”, 或宰一口即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