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1 - 软浓吴语松江好.html
P. 291
立夏尝鲜话寒豆
蚕豆, 是松江人民十分熟悉的粮食、 蔬菜和饲料、 绿肥兼
用作物, 大约汉代时由西域胡地输入中国, 故名胡豆。王祯 !
《 农书》 认为, 蚕豆“ 蚕时始熟, 故名”。我国南方滇川浙等地因 "
#
蚕豆由佛国印度经西域丝路传入, 而将其称作佛豆、 罗汉豆。 $
%
又蚕豆“ 秋种春敛”, 中间需度过一段漫长的寒冬, 所以松江一 &
'
带便将傲雪斗霜、 抗寒能力极强的蚕豆称为“ 寒豆”。( 豌豆也
称“ 寒豆”, 因荚实小于蚕豆, 故松江话谓之“ 小寒豆”。)
在我国, 时至立夏, 则意味着春归夏来, 季节从温暖的春
天进入气温骤升的夏季。此时, 万物竞相生长, 百果相继成
熟, 各种时鲜陆续登场, 为民间“ 立夏尝三鲜” 风俗提供了极为
丰富而鲜美的食物。三鲜分地三鲜、 树三鲜和水三鲜:地三鲜
通常为寒豆、 苋菜、 黄瓜; 树三鲜一般为樱桃、 枇杷、 杏子; 水三
鲜大抵为鲥鱼、 鲳鱼、 黄鱼。其中地三鲜最为易得, 故尝地三
鲜亦最为普遍。
而地三鲜中, 寒豆无疑最受人们的青睐。人们喜欢寒豆,
一是因为寒豆种植方便, 管理简单。《 五茸植物春秋谱·边地
种蚕豆》 曾介绍寒豆种法:“ 霜降前后, 用笋铲沿田边掘一个深
五六公分的洞, 放进二三粒豆种, 到立冬季节就从洞里探出绿
油油的芽芽来。” 宋·宋祁《 益部方物略记》 也说, 寒豆“ 秋种春
敛, 农不常莳”。二是因为寒豆上市时间集中, 价格便宜。《 天
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