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0 - 软浓吴语松江好.html
P. 290

内柴草的熊熊燃烧而闪闪发光; 烟囱则像虎尾, 高高竖立, 十

                分威武, 于是这种灶便被称为“ 老虎灶”。1906年出版的《 沪
                江商业市景词·老虎灶》 曾描写说:“ 灶开双眼兽形成, 为此争
                传‘ 老虎’ 名; 巷口街头炉遍设, 卖茶卖水闹声盈。” 早年上海八

                仙桥老虎灶的老板曾请人撰过一联:“ 灶行原类虎, 水势宛喷
                龙。” 八仙桥老虎灶因此而闻名遐迩。
        !
        "           另一种说法则认为它属于“ 洋泾浜英语”。近代上海西洋
        #
        $       建筑林立, 这些欧美风格的建筑通常有厨灶, 有壁炉, 并在屋
        %
                顶上设有多孔烟囱。“ 屋顶”, 英文为“ roof ”, 读音类似吴方言
        &
        '
                的“ 老虎”, 于是人们便将这种烟囱设在屋顶上的炉灶叫做“ 老
                虎灶”( 同样, 开设在屋顶斜面用以采光通气的小窗, 松江话谓

                之“ 老虎窗”“ 老虎天窗”)。在我国江南, 传统的民间灶头烟囱
                一般都是穿墙而出; 而熟水店因燃料消耗大, 故将烟囱设在屋
                顶上, 让烟尘尽量在高处排放, 以减轻对地面环境的污染, 于

                是熟水店也被称为老虎灶。
                    老虎灶曾是遍布松江市井闾巷的一大景观, 鼎盛时期大街

                小巷随处可见。老虎灶曾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
                条件艰难的年代, 居民到老虎灶泡开水, 用它来做饭沏茶, 老虎
                灶为人们送上了滚烫的热水和热情。老虎灶也曾是一种低档茶

                馆, 它以简陋的设施、 低廉的价格吸引了不少社会下层人士特别
                是其中的老年人, 成了这些老松江人歇息聚会、 消磨时光的宝

                地。如今, 随着上海的迅速发展, 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 老虎灶
                似乎正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然而, 作为一种记忆、 一种文化,

                老虎灶却永远不会淡出这座城市的历史……




      278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