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1 - 铁血云间:松江抗战记忆.html
P. 131

«¬­®¯°±²³´ µ¶·1¸µE‚¹º9E»



                                                三



                    对于在昆明时期的生活, 父亲
                在家信中作过细致的描述。 当时,

                母亲带着我和弟弟住在松江外祖父
                家, 她曾几次准备去昆明, 都因道
                路险阻而未成行。 父母一九三六年

                春成婚, 到复员时, 十年间鸳聚不
                到三载, 情感的交流主要诉诸纸笔;
                关山阻隔, 彼此的情思惟有寄托于

                鱼雁。 然而一封信在路上要走几个
                月, 有时还会寄丢。 在烽火连天的

                时候, 家书真比万金还要贵重。 胜
                利后, 父母把两地书合在一起。 它
                                                     1936年,浦江清与张企罗结婚照
                们珍藏至今, 成为传家宝。 现在我                    资料来源:冯克力主编 《 老照片》

                把其中三封摘抄于下, 与读者共享。                 78辑,山东画报出版社2011年版。
                因为有如与母亲面谈, 信中不免多
                写生活琐事, 相信读者会从那平常的话语中看出它不平常的意义, 也能感

                觉到其中绵绵的情意:
                                         一九四三年一月九日信

                    企罗:
                        多时未写信,因在研究所中赶一篇文章,即付学报出版之故。现
                    文章已告一段落,可以闲谈了。到此后,尚未接你信,想在途中。前

                    天见江涛写给澜弟一信,提起昂昂 ( 编者注:汉昕小名)病过一次,
                    你曾同他赴沪就医,想是小病,即时就好的,念念!闻上海生活甚
                    高,有人说米千元一石指国币,也有人说指储钞,到底不知如何,而

                    松地密迩上海,必受其影响。我们这里也在高山尖儿上,在内地推为
                    第一。公米到八百元一石。我们的薪、津是原薪加生活津贴若干,再
                    加米一石 ( 折价),每月大约有千六七百元。但是一个人用度,每月




                                                                                  121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