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5 - 松江故事
P. 95

闲话商贸    087

               理发匠水平一般, 但辅助服务项目却不少, 如挖耳朵、 揉眼睛、 敲背、 捏
               手、 摩顶、 治落枕等, 基本不再额外收费。自实行公私合营以后, 除非是

               老客人提出要求, 理发店不再有辅助服务, 后来进理发店的学徒也不再
               学习此类手艺。
                   进入盛夏后, 理发店大多会在房顶下面装上手拉风扇。两三片桌面
               般大小的硬纸片, 贴上五彩图案, 下挂流苏, 纸片由细绳串连。有客人

               至, 上下拉动细绳, 纸片来来回回扇动, 送来阵阵凉风, 是店主招揽顾客
               的手段。拉风扇者都是少年, 或是店主的儿子、 亲戚, 或是临时雇佣的学
               生, 时值暑假, 可看作是勤工俭学。
                   上海地区沐浴理发业从业人员多来自扬州、 镇江、 丹阳、 句容、 盐城

               等地, 松江镇的情况也大体如此, 其中镇江、 扬州人开设浴室居多, 理发
               师傅中则多丹阳、 句容、 盐城人。服务业讲究嘴巴勤快, 理发匠满口地道
               的江淮腔, 不管是生客熟客、 男宾女宾都主动攀谈, 热情接待, 让顾客感
               到亲切。别看他们文化程度不高, 有的甚至大字不识一个, 但天文地理、

               家长里短的谈资似乎无不通晓, 其实这些内容都是他们从与顾客的交谈
               中学来的。木讷的理发匠通常顾客不多, 因此理发匠不但要有“ 顶上功
               夫”, 还得要有“ 嘴上功夫”。

                   封建社会提倡“ 男女授受不亲”, 故剃头匠原来均为男性。直到
               1959年, 松江理发业始招收9名女学徒, 成为松江第一代女理发师。
                   旧时, 剃头师傅最赚钱的生意是为男婴剃满月头, 他们可以得到两
               倍甚至数倍的报酬。但满月头的生意并非人人可接, 稍有不慎, 刮破了
               皮肉可有大麻烦。从前剃满月头只用剃刀, 师傅须隔夜磨好, 举刀眯眼

               看刀锋, 发现稍有不平或细口, 就反复在刮刀布上撇刮, 直到平整。剃满
               月头下刀须稳准快, 剃成桃状, 俗以为压邪。剃下的胎发塞在桂圆壳中,
               用红纸包裹, 家长或将它挂在床前, 或置于产妇的化妆盒内。用胎发做

               毛笔那是后来才流行起来的。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