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 - 知青记忆.html
P. 6
招工离开农村了。这样的思想波动,应该讲也是正常的,不能看作是理想的动摇,而是
在理想转变为现实的过程中必然会发生的。即使没有上山下乡这件事,在中学毕业后大
家各奔东西之时也会发生的。知识青年恰恰因为比较早地在社会中把理想转化为现实,
因此对生活对人生的态度也更积极。在改革开放推进的过程中,当年的知识青年有的成
为改革的“弄潮儿”,有的在改革中做出了很大的牺牲(比如下岗),但这批人不管在什
么景况下生活,都能够对生活持有一种积极的态度,这是难能可贵的。
其次,青春年华的珍贵,在于这是一个人学知识长知识的时期。上山下乡使我们提
前离开了学校的大门,这是我们无可挽回的损失,但是我们同时提前跨入了社会这所学
校的大门。在社会,我们学到的东西恰恰是课堂上没有的,而对于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却
是受用终身的。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就是“穷人的孩子”早进入社会,对于一
个人在社会中怎么样生存和发展了解得更早也更多。知识青年失去了在校学习知识的机
会,但获得了学习社会知识的环境。当年的知识青年后来不少成为管理社会和企业的骨
干,就因为他们较早地在社会中成长起来了。
再次,青春年华的价值,在于能够为社会贡献自己的才干和能力。人在生活中总是
有失有得,知识青年在上山下乡过程中也有失有得。应该承认,我们失去了本该属于我
们的青少年的单纯和欢乐,但是我们同时也获得了在人的成长中应该获得的成熟和能力,
获得了我们施展才华的机会和实现自身价值的条件。当年我们这批知识青年到农村去以
后,不仅在劳动中十分努力,而且竭尽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为农民服务,有的当土记者,
有的当政治夜校辅导员,有的当赤脚医生,有的当记工员、有的当会计,有的当电工,
有的当拖拉机手,有的当社队企业的技术工人,等等,我们确实体会到了知识在农村有
用,知识青年在农村有用,我们在农村是有价值的。
因此,知识青年的青春不应该“有悔”,而应该是“无悔”的。
我这样讲,并不是要全面评价或肯定上山下乡运动。历史会对上山下乡运动作出客
观的全面的评价,但这需要历史学家下更大的功夫。这里有两点是应该看到的:一点是,
上山下乡运动的发生同“文化大革命”紧密相联系,没有“文化大革命”就不会有这么
一场大规模的上山下乡运动;另一点是,上山下乡运动又和同“文化大革命”紧密相联
系的其它运动比如“红卫兵”运动不完全一样,“红卫兵”运动是推动“文化大革命”
兴起的直接组成部分,而上山下乡运动则是在“文化大革命”走向式微时,采取的解决
社会矛盾的一种办法。我们在这里讨论的不是上山下乡运动的评价问题,而是在上山下
乡运动过程中那么多的知识青年的“青春”价值应该如何认识的问题。
我想,我们谁也没有权利否认那么多的知识青年把自己的美好青春奉献给农村、农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