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0 - 知青记忆.html
P. 170
林着火了,快去灭火啊”,大家本能地拿起脸盆往水沟 里冲去,舀了水以最快的速度往
山上跑。山高路陡,气喘嘘嘘地将一盆盆水泼向大火,对于我们这些知青来说,以前只
在小说、电影里看到这种景象,不知在莽莽的森林里以盆水灭火无异于杯水车薪,根本
无济于事!老连长大声地喊叫:“用锄头挖防火道,挖防火道!”大家才醒悟过来,全力
以赴,操起工具,展开开挖着防火道的战斗。此时此刻没有一个叫苦退却的,大家挥汗
如雨拼命地干。原始的大山里,一片“嚓嚓”声、“嗨嗨”声,气震山谷。到天黑时,
终于挖完了防火道,这时大家才松了口气,一个个累得躺倒在地,好像全身的体能和力
量已被全部掏空……。事后我们只能无奈地看着 300 排柴伙烧了 3 天 3 夜。一个冬季的
成果成了灰烬,更残酷的是想到又要在大坝里过上两个月的苦日子,大家都有点垂头丧
气,这时农场领导来到大坝,动员我们要有连续作战的精神,要有信心克服困难,并在
生活上给予支援,月食油由每人二两增加至四两。全连男男女女又苦干了两个月后才终
于完成任务走出大坝。
艰难的生活
大坝的生活条件最艰苦。当时我们睡得是用树枝搭建的“亻”形草棚,与牛共眠,与
星为伴,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打湿了的衣服常常只能用自己的体温焐干。每年进
坝第一件事是挖个坑,用树枝树叶围起来,两块木板一搭,方便问题解决了,但几天一
过,太阳一晒,苍蝇满天飞,蛆虫满地滚。高温多湿的森林里,不知名的小虫都会吸血,
手脚肿胀是不当一回事的。南方的气候中午闷热,早晚比较冷,一天劳动完毕,满身臭
汗,没有热水,只能跑到山谷底的水沟里,找个无人的地方擦一擦,阴冷的山水冰凉刺
骨,我们也只有咬牙挺住。记得有一次,修路地段四周无水,吃完饭连洗碗水也没有,
我们将各自的碗藏在树叶丛中 (为免遭土灰),下一次用臂肘擦一下再用。如今想来,我
们当时对苦难、对艰辛的承受力是多么强呀!
当时的生活,物质是极其匮乏的。在大坝劳动体力消耗大,连队仅有的一点好吃都
要优先送进大坝。吃肉对当时的我们来说是非常奢侈的享受 ,一年最多也只有两三次。
记得有一年男生进大坝砍柴去了,我们女生还在修整茶树,连队领导考虑到好长时间没
吃肉了,决定买点牛肉给大家增加营养。大家听到这一消息,非常高兴,“今天中午我
们可以吃到牛肉了!”我们从早上目送着司务长钱钢去买肉,一边在山上干活,心里想
着今天中午有肉吃就乐滋滋的,干活劲儿也足了。中午收工号一响,我们女生们直奔食
堂,司务长告诉我们,由于肉少,全部送进大坝给男生了,你们吃"牛肉出水"煮苦菜。
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