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7 - 知青记忆.html
P. 167

回忆架线班生活




                                                         黄春江




                    回忆云南边疆知青生活,记得刚到连队不久,一排一班 12 个人组成了架线班,我
               也是其中的一员。

                    架线班的第一个任务是勘察,于是我们每天拿着大砍刀在丛林中跋山涉水。

                    说是勘察,其实就是砍路。参天的古木,各类藤蔓蟒蛇般一样缠绕着树木,在大家

               的面前像一根根钢缆横档在眼前,漫山遍野的荆棘灌木,还有一蓬蓬巨大的竹蓬,都是
               我们要清除的对象,而我们所能依靠的只是手中的一把砍刀。

                    每前进 5 米 10 米都要给予巨大的付出。一个上午下来,人累得精疲力竭,累得上

               气不接下气,累得肩膀酸疼抬不起来,可下午还得接着干。抗日战争时期,流行着一句

               歌词“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我们现在是大刀向大自然的胸膛砍去。我们在流汗
               流血,可它也在流。这千奇百怪的藤蔓有时一刀砍上去,渗出的是奶白色像牛奶一样的

               浆液。有时一刀砍去,冒出的是和鲜血一样的红色。别人说那就叫鸡血藤,我说是大自

               然的“血”。有一次我一刀砍去,藤上迸出鲜红的汁液向我的腿上射去,我下意识一撩

               裤管一看,倒好,小腿肚上有 5 条蚂蟥,它们用我的血把自己的肚子撑成了圆球我却还
               浑然不知。此时我的血和大自然的“血”混合在一起,组成了一幅鲜血淋漓的真实画面。

                    有一次劳累了一天的全班战友正把仅有的一点力气用在回驻地的路上,前面有一条

               河挡住了去路。这条河不大却很深,周围又没有浅滩,必须游过去,偏偏班里的姚志明

               他不会水,别人都到了对岸,可他一人还在岸边磨蹭,不敢下水。不管别人怎么催促,
               怎么呼喊,甚至狠骂,他只管在岸边我自岿然不动。这可急死了大家,没办法只得重新

               游回岸边,手把手拉着他过河。可到了水淹胸膛产生浮力的时候,他心又慌了,说什么

               再也不肯迈一步。有人找来了树条,试图拉着他过河结果也不行。眼看着天快要黑了,

               面对着这个“旱鸭子”只能是无可奈何。
                    由于一天的劳累,还有心急害怕,再加上内疚,姚志明脸色苍白,汗珠直流,大家

               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没有人忍心去责备他。但是有一点是艰定不移的,那就是一定要帮

               助他过河,决不能拉下一个人。

                    终于有人砍来了两根长长的竹子,竹尖对着竹尖用藤蔓绑了起来,两个人分别站在
               河水的两端,将竹子扛在肩上,在河面上架起了一条长长的“竹线”,姚志明双手抓着




                                                           166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