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6 - 知青记忆.html
P. 166

冬瓜们一个个在草丛中翻着斤斗乖乖地从山坡上往下而去。

                    第二个人又在高声喊:
                    “滚他妈的冬瓜蛋啰”这小子每天不从他嘴里蹦出几个脏字来他就没法活。

                    有的冬瓜在滚下去的时候奔得太快,得赶紧用竹竿把这挡住以减缓它的俯冲力,不

               然的话到了山脚下变成“滚个稀巴烂了。”

                    有的冬瓜滚在半道上歇脚了,又得用竹竿拨它,让它继续滚。就这样那么多的冬瓜
               在大家的努力下都滚到了山底下。大家又开始搬运到离山下不远的河岸边的沙滩上。

                    从早上的砍冬瓜到下午的滚冬瓜,又把冬瓜搬运至河边,我们用去了整整一天的时

               光。在这山坡上大家又渡过了第二个不眠之夜。从河岸到拖拉机可以到达的公路边还有

               十几里的路。第三天我们的任务就是把冬瓜赶到河里,利用河水的浮力和冲力把冬瓜运
               到公路边。

                    第三天一大早,大家就来到了河边。这条河我叫不出它的名字,只知道它是南腊河

               的一条支流。

                    大家的手里照例每人一根竹竿,两人一组,分河段管理漂流而来的冬瓜。随着一声
               “赶冬瓜啰”的呼唤,一个个的冬瓜跳进河里发出“卟通卟通”的声响,几经沉浮后顺

               着水流向下流奔去。

                    然而,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到了浅滩处,水流变得湍急起来,河水冲击着

               河边的礁石,泛起朵朵白色的浪花。几个冬瓜一搁浅,后面就跟着一大片。有人急了,
               用手去搬,可对那么多的冬瓜来说无济于事。于是干脆用双手去刨河床上的卵石。前面

               的冬瓜冲出去了,后边跟着一大片,大家又急忙赶到下游用竹竿去挡,弄得人人精疲力

               竭,满头大汗。刚刚解决了一个难关可后边的困难接踵而至。河到拐弯处,大批的冬瓜

               滞留在弯道处不肯随着水流走。大家只好游到对岸处用竹竿一批批去赶。
                    就这样,同学们不时地在浅滩处扒河床,又不时地用竹竿挡冬瓜和赶冬瓜,反反复

               复,我们就像一群鸭子在水中扑腾了大半天,终于来到了一座小桥边,拖拉机就停在旁

               边。不过此时的弟兄们已累得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亏得拖拉机载来了生力军,不然

               的话,还真不知道怎样从河里捞上这么多的冬瓜并把它搬运上车。
                    回到连里,大家顾不得洗澡,累得倒头就睡。连长来到宿舍本想说几句安慰的话,

               可见到有人的手臂上还带着泥巴,有的头发还粘着残枝枯叶。他清楚这些上海青年不是

               累极了,是不会不洗澡就睡觉的。连长不忍心打扰大家就走了。转身的一瞬间我发觉连

               长的眼眶里泪水在打转。那是一个铮铮汉子,标准军人的眼泪。






                                                           165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