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5 - 知青记忆.html
P. 175

我的第二故乡

                                                谁人不爱你这好地方
                                                群山重叠耸翠峰

                                                碧水长流茶花香

                                                毛泽东思想来武装

                                                年青的一代在成长
                                                为人类,求解放

                                                屯垦戍边扎南疆

                                                紧跟毛主席

                                                昂首阔步奔向前方!
                    后来,我曾经将这首歌唱给女儿(现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听,引来了一阵大笑。

               可在当时,思想确实是这样的  ,  甚至还有几分狂热。现在包括我自己,都为当年的幼稚

               感到惭愧。

                    1972 年,高校开始恢复招生,有一家出版社发行了一套青年自学丛书(数、理、
               化)。为充实生活,我也千方百计搞了一套开始自学。学习中遇到疑难之处,还曾向老

               马(一位才华横溢的“右派”)讨教,受益匪浅。听说老马后来再次遭遇灭顶之灾,大家

               都为之扼腕并深表同情。我们直属连茶厂的许多制茶设备都是老马设计制造的,如果他

               能遇上现在的商品经济时代,该有多风光啊!可惜他生不逢时。当然,这种时代的悲剧
               是不会重演了。

                    尽管我从小喜欢读书,但在农场时,受当时的政治大环境影响,曾天真地打算扎根

               农场一辈子,还和汪力军打了赌:如果今后离开农场去上大学,就输给他一箱罐头。未

               曾想在  1974  年秋天,我还真为此兑了现。
                    1974  年,在我们这批知青中第一次开始推荐“工农兵大学生”。那天听完文件传达

               后,当晚我很早就睡了。因为早已做过扎根农场的表态,所以不敢有非分之想。但一群

               好友把我从床上拉到球场,他们一致劝说我报名参加推荐。战友们的鼓励使我深受感动,

               并由此鼓起了勇气,其实上大学一直是我儿时的梦想。第二天我就报了名,后来如愿成
               了那年七个幸运儿中的一个。

                    获悉被录取的当晚,我激动万分、彻夜难眠,只听到扑通扑通的心跳声。离开农场

               时,我们一行 7 人是坐卡车从球场出发的。当卡车缓缓启动,与几年来朝夕相处的战友

               告别时,我禁不住热泪夺眶而出,以致感情不能自已地抽泣起来,直至曼昔坝在我的视
               线中完全消失……这一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




                                                           174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