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0 - 知青记忆.html
P. 130

起逛傣家村寨。

                    说起傣家村寨,一定要先说傣家竹楼。傣家竹楼建筑风格颇具特色,尖顶斜檐吊脚。
               整个建筑用树木、竹子、茅草三种材料建盖,不用一点金属材料。按现在时髦的话讲,

               非常低碳环保。竹楼一般分为两层:上层居家住人,下层饲养牲口和家禽。竹楼的四周,

               一般都用一米多高的竹篱笆整齐的围成一圈,篱笆墙边栽有香蕉、桔子、芭蕉、泡果

               (柚子)、树菠萝(菠萝蜜)、鬼西拉(番石榴)、木瓜树……。一幢竹楼与一幢竹楼之
               间,都点缀有椰子树、槟榔树等。村寨道路四通八达,绿色植物环抱整个寨子。

                    逛傣家村寨,头上顶着烈烈的太阳,脚下踩着坑坑凹凹的土路,嘴里津津有味地嚼着

               食物,眼睛瞟着美丽的傣族小卜哨(小姑娘),耳边传来一声声鸡鸣狗咬,鼻子里闻着一

               股不时飘来的高温蒸薰的牛屎猪粪的傣寨味。
                    傣家的东西,今天看来非常便宜。一般均以几分钱论(市)斤卖,大个的水果才论

               个卖。我记得,当年香蕉 5 分钱一斤、芭蕉 3 分钱一斤、泡果 5 分钱一个、树菠萝一角

               钱一个等等。而且,傣家人又很好客,去他家买东西,总是先让你品尝,品尝够了,要

               带走的才称量付钱。知青就利用傣族好客的风俗钻空子。有一次,我和几个同学到傣家
               芒果园里买芒果,硕大的一个芒果园,只有两个六七十岁的老咪涛(老奶奶)守园。我

               们要买芒果,她们就让我们几个自己上树去摘。我们暗喜,正合心意。几个同学每人瞄

               了一棵果实累累的芒果树爬了上去就大开吃戒。一会儿功夫,每人吃下一二十个芒果。

               见我们进去摘芒果半天没有买的迹象,急得老咪涛在树下不停的喊:龙宰(小伙子或小
               弟弟)下来了,麦蒙莫嗨(芒果不卖)了!莫嗨了!这时,我们也有些不好意思了,拿

               了几只芒果,付了一些钱。

                    我常看到一些调皮的知青逛傣家村寨,还喜欢顺手牵羊。摘个桔子、采石榴,捅个

               泡果、树菠萝下来,钱不付拿了就走人是经常事。一来二去,学聪明的傣家人一般都不
               愿意卖东西给知青。

                    去年国庆,我带家人回到阔别三十多年的当年我们曾经工作生活过的曼赛龙寨子,

               一说我是当年水利一团八连的战士,就受到了傣家人的热情欢迎。虽然我们彼此相知不

               相识,但是他(她)们热情捧上了傣家烤茶  、热带水果、香茅草烤鱼等等,还邀请我
               们晚上一起“金好金劳”(吃饭喝酒),那份盛情令人十分感动。




                                                        背  米



                    踏着浓浓的晨雾、穿过莽莽的原始森林、翻越绵延的丛山峻岭,跋涉一二十公里,




                                                           129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