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0 - 松江故事
P. 80

072     松江故事

                1966年“ 文革” 开始不久, 陆续将原置于松江府城隍庙的明洪武年
             间的一对石狮、 原置于超果寺的明代石雕“ 泼水观音”、 原置于云间第一

             楼的“ 十鹿九回头”、 元代书法家赵孟! 所书《 赤壁赋》、 清代扬州八怪之
             一郑板桥所书“ 难得糊涂”、 清代知名画家改琦所绘《 魁星像》 及《 醉白池
             记》 等石雕碑刻收入园中。后来在“ 破四旧” 高潮中, 园内建筑及石雕碑
             刻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1972年, 醉白池曾稍作修缮, 改建长廊, 改木桥为石桥, 迁儿童乐
             园, 增设禽、 鸟动物展览; 卸雪海堂墀阶, 挖方池, 建喷泉, 辟堂南空地为
             花苑。是年, 集民间劫后幸存之名菊150余种, 恢复醉白池历代传统菊
             展。1979年, 改名为醉白池公园。

                1981年, 市政府拨专款70万元, 除雪海堂、 宝成楼、 征租厅外, 对其
             他古建筑进行全面落架翻建。经两年整修, 园内堂、 轩、 亭、 舫、 榭、 池等
             主体建筑, 大多恢复了明清风貌。同时新辟园景两组:一是“ 玉兰园”,
             位于雪海堂南侧, 按清代园林建筑风格, 垒山挖池, 设凉亭、 曲廊、 小桥、

             奇石, 广植各种玉兰, 地虽小而曲折幽雅。二是“ 赏鹿园”, 位于公园东南
             部, 堆土成山, 上建笠亭, 周敷黄石, 引外河水作“ 瀑布”。下有池, 天然式
             黄石驳岸。池北临水筑榭, 后修花窗长廊, 西接“ 门厅”, 东通“ 赏鹿厅”。

             厅四周广植名贵花木。
                1983年, 改旧仓屋为碑廊, 陈列有汉关羽画竹手迹( 以竹叶组成五
             绝一首:“ 不谢东君意, 丹青独立名, 莫嫌孤意淡, 终久不凋零”)、 唐吴道
             子观音画像、 明方孝孺手书“ 正心诚意” 碑、 董其昌写“ 韩范先声” 碑、 清改
             琦组字画《 魁星像》 碑、《 醉白池记》 及《 后记》、 郑板桥《 难得糊涂》( 复制

             品) 石刻以及《 赤壁赋》 拓片等。
                1985年, 征租厅、 宝成楼翻建竣工, 征租厅易名轿厅; 修复“ 破四旧”
             时被毁坏的原醉白池斗拱形制大门。

                1986年春起, 着手整修外园, 重新设计布局, 使内、 外两园景点风格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