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1 - 松江故事
P. 81

市井俚曲    073

               融为一体。当年建成人民路古典半亭式园门。将清嘉庆年间张氏雕花
               大厅迁建于园内。厅坐北朝南, 三面环水, 围以黄石假山。从苏州陆墓

               民间收集清代方砖, 刻制成表现江南鱼米之乡松江古城风貌的巨型砖雕
               照壁, 置于园门之内。整个工程于1987年中秋节竣工。
                   2012年初夏起, 醉白池对部分景点、 设施进行更新改造。主要内容
               有香樟林、 水杉林的硬地铺装、 盆景园改造、 监控音响布置等。改建后的

               园内景点更显得精致, 给游人提供了更好的休闲环境。


               附:醉白池大事年表

                  明万历年间, 董其昌与松江书画家在此雅集, 泼墨觞咏。
                    清顺治年间, 顾大申购明代旧园林, 改建后, 命名为醉白池。

                    清乾隆年间, 醉白池为娄县贡生顾思照所有, 又加修葺, 成为诗人墨客结
                社唱和之处。
                    清道光年间, 醉白池被松江府育婴堂购得, 作为征租所, 园内房屋改建为
                仓房。建“ 征租厅”( 今“ 轿厅”)。重修宝成楼、 大湖亭、 小湖亭、 长廊等。
                    清光绪年间, 重修船屋。在池南建仓房, 在池西南建六角湖亭等建筑。
                    清宣统元年( 1909年), 筑水阁, 即池上草堂; 建雪海堂; 9月, 在醉白池举

                行松江府属七县物产会。
                   1912年, 孙中山到松江视察, 在醉白池雪海堂出席各界欢迎公宴。
                   1914年5月, 县商会在醉白池举办物产陈列评选会。入选产品参加巴拿
                马赛会。
                   1927年, 醉白池被军队作为营房。在池北建乐天轩。
                   1931年, 明代书法家张弼后人献“ 凌霄怪石”, 人称“ 廉石”。园方将该石
                置于乐天轩东侧。

                    抗日战争期间, 醉白池被日军占据, 在园中设慰安所。
                   1940年, 汪伪松江县政府在雪海堂后建西式迎宾馆。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