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3 - 松江故事
P. 63
市井俚曲 055
儿子的事情。侯老太太经常在宅院里踱来踱去, 无事消遣, 看到没有理的
蔬菜, 也不问是哪家的, 是不是需要理, 会帮助拣得干干净净。我们家的荠
菜、 马兰头她就拣过好几回。有次我放学回家, 只见侯老太太坐在我家的搁
台板前, 将淘箩里的米一粒一粒地放在搁板上拣, 拣得很耐心很认真。
倪家婆婆服侍侯老太太很上心, 从没发生过任何意外, 也没听说民
政部门和烈士的家属有啥意见。侯老太太的儿子侯砚圃在上海市区工
作, 会定期赶来看望母亲, 来去匆匆。中山中心小学的韩老师论辈分大
概是老太太的孙媳妇, 偶尔也来看望。记不清是哪一年, 侯老太太被接
走了, 应该是安排到条件更好的地方了吧。
住在第二棣的是朱家, 那是一个三代同堂的大家庭。祖父朱望之是
城东华阳桥的开明地主。华阳桥朱家一族出过不少名人, 比如国民党左
派、 和侯绍裘一起宣传革命, 曾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的朱季恂, 比如同
盟会会员、 追随孙中山参与政治活动, 解放后担任江苏省、 上海市政府参
事的朱叔建。朱望之的名望当然不能与他们相比, 但在松江也算是个开
明绅士, 偶尔会去参加地方上的社会活动。那时我还小, 弄不明白地主
与开明地主之间的区别, 也不知道朱望之有过哪些开明的言论举动。我
参加工作后, 从事松江党史研究工作, 曾向华阳桥地下党负责人奚天然
打听过其人, 奚天然也没有告诉我有关他的故事, 只说了朱望之是他们
对敌斗争中争取的对象之类的话。
朱望之人长得干瘦, 身材也不高, 但他的太太符锦华却是身材魁梧,
因此他们的子女都是大块头。朱望之一脉有数学天赋, 他本人受过高等
教育, 精通数学, 曾出过数学专著。他的子女都是大学毕业生, 且都在数
学方面学有专长。就连他的孙辈读书时数学成绩都十分了得。与朱望
之同住在一起的二儿子朱君哲是省松中( 今松江二中) 的数学教研组长,
在朱老师任职期间, 省松中的数学高考成绩一直在全省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