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3 - 松江故事
P. 123

逸闻旧事    115

               要花三石米的代价给段中的脚头送礼。
                   “ 码头” 也可以买卖, 如码头主想另谋生路, 可将“ 码头” 卖与他人, 价

               格按该码头收入好坏而定。但规定只能卖给本地人, 不能卖与外地人。
               码头工人没有自己的行业组织, 各码头主代代相传。茶馆是码头工人的
               休息和沟通场所, 各段都有自己固定的茶馆。脚头在茶馆中安排搬运装
               卸, 拆账分成。

                   1947年, 县政府社会科科长陆某为控制码头工人, 为张寰治竞选
               “ 国大代表” 拉票, 串通码头主, 发起组织松江县码头业工会, 凡参加者,
               发给徽章1枚, 并规定凭会徽才能做码头。为了养家糊口, 码头工人只

               得参加这个工会。
                   码头工人工作艰苦, 生活无保障。抗日战争期间, 华阳桥码头工人
               赖阿狗在船上掮包子上岸时, 从跳板上连人带包子跌入河中, 得不到医
               治, 没几日便含恨而死。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