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6 - 松江故事
P. 126

118    松江故事

             同时办理银锭、 银两、 银元、 铜元、 制钱的兑换及汇款等业务。
                 这种金融机构在南方称钱庄, 在北方称银号。清末起, 我国出现新

             式银行, 钱庄在金融业中的地位逐渐被银行替代。
                 清同治年间至解放前夕, 松江先后开设过钱庄32家。辛亥革命前,
             松江有甡源、 履泰、 恒益、 乾诚、 乾大、 久康、 正和、 惠大、 裕康、 德裕等10
             余家钱庄。除甡源外, 大多在1911年前后停业。日伪时期, 金融市场混

             乱, 松江新开钱庄15家, 均于1945年抗战胜利后停业。
                 清同治年间,“ 宁波帮” 冯孟展和“ 松江帮” 陶心灿合资创办甡源钱
             庄, 是在松江有案可查开办最早的一家钱庄, 经营稳健, 业务兴旺。后
             来,“ 宁波帮” 退出, 全由“ 松江帮” 经营。1937年10月, 甡源钱庄在日本

             侵略军对松江的狂轰滥炸中, 营业用房被炸毁, 不得不停业。抗日战争
             胜利后, 沈世麟等于1947年集资受盘, 在原庄号后加上一个“ 永” 字, 采
             取股份有限公司形式, 组成甡源永钱庄, 于5月正式营业。解放前夕, 物
             价飞涨, 币值暴跌, 钱庄运转失灵, 被迫停业。1949年7月, 甡源永钱庄

             的职工共同集资, 临时复业, 后申请正式复业, 未获批准, 遂停业清理。
                1915年, 绍兴人舒葆珊等人合资创办信余钱庄, 办理工商户存放
             款、 储蓄等业务, 颇有信誉。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停业。抗日战争胜利

             后, 通过集资增股, 于1947年3月正式复业。后因股东、 经理等意见不
             合, 业务清淡而停业。
                1931年, 松江新设裕康钱庄。裕康于1937年日本侵略军攻占松江
             前夕停业。1947年, 以股份有限公司形式复业, 庄号也加一个字, 改称
             裕康兴钱庄。1951年2月, 因资金周转不灵而停业。裕康兴是松江最后

             停办的一家钱庄, 此后, 松江不再有钱庄, 金融业务均由银行办理。
                 钱庄业在经营管理和结算制度等方面, 积累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办法
             和经验, 为松江金融业培养了不少管理人才和业务人员。解放后, 许多

             原钱庄的员工进入了人民银行松江支行, 有的成了业务骨干。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