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 - “三高士”与松江(内页)
P. 37
杨维祯名字及生年考辨
———从其传世最晚墨迹论起
世, 早在元顺帝至元六年 (1340 ), 杨维祯为撰墓志铭, 应该不
迟于至正初年, 因为褚家是南浔大户, 不至于迁延不葬。 故此颇
疑褚锡珪墓葬于元末战乱中毁坏, 明初褚质为之重修墓地, 而铁
崖 “付之小儿, 副墨录去” 的 “先府君墓文”, 应该是其旧作。
此时距离褚锡珪下世已二十余年, 且又改朝换代, 故题作 “元故
乐闲先生”。
其四, “徐捴”、 “揭别驾”、 “曾贰尹”。
“徐捴”、 “曾贰尹”, 不详。 “揭别驾”, 徐邦达怀疑是揭汯,
有误。 应该指揭傒斯之孙、 揭汯之子揭云。 揭云于明初官任湖州
府通判, 故此称 “揭别驾”。
《万历湖州府志》 卷九 《守令》 著录本府本朝的首任通判曰:
“揭云。 洪武中任。 勤敏有文, 且擅汉隶。 郡中匾额碑识, 多其
词翰。” 又, 《书史会要》 卷七 《大元》: “揭云字之德, 文安孙。
正书学智永。” “文安” 是揭傒斯谥号, 据此可知湖州府通判揭云
是揭傒斯之孙。 又据欧阳玄 《圭斋文集》 卷十 《元翰林侍讲学士
中奉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同知经筵事豫章揭公墓志铭》, 知揭傒
斯有子二人: 长子揭汯, 幼子广阳。 揭汯有子, 名敬祖; 而幼子
广阳生于至正元年, 揭傒斯去世时, 年仅四岁。 由此可见, 揭广
阳即使后来婚娶顺利且有子嗣, 其子嗣在洪武初年亦不可能成
年。 故知 《书史会要》 所谓 “文安孙” 揭云, 只能是揭汯之子。
因此, 合上引资料可以推知: “揭别驾” 并非徐邦达所推测的揭
傒斯之子揭汯, 而是揭傒斯 (文安) 之孙、 揭汯之子揭云。 “敬
祖” 应是揭云原名, 后改名云, 字之德, 为明朝湖州府首任通
— 3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