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 - “三高士”与松江(内页)
P. 32
传奇“三高士”
较简略, 但是提供了很好的研究基础。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 徐邦
达所见墨迹, 与今天笔者见到的截玉轩藏本有些差异, 这些差异
对于本文主旨的阐述至关重要, 故先将徐邦达所见所考抄录如
下, 以便下面的对比论证。
兵火帖 一页
纸本 纵二八厘米 横五二·七厘米
本文 ( 行草书):“ 自兵火后。故人都如隔世。死生契阔。邈
不相闻。乙巳到莒□。迤逦到太湖盛宅。满拟过□浔诣使门。吊
死问□舟□盛港而风辄引之返也。□□怅然。徐榻驰书来。甚慰
□□怀。兼有土物之惠。珍重睠予。恩意无以为喻。 《 松月记》
久已脱稿。必欲老夫亲笔登卷。今日平旦。肺气不雍。眼亦不
花。女郎洗砚。劝书集。展缥卷。客来皆称老铁秋更得意之帖。
先府君墓文则付□小儿副墨录去。中秋前后□松月清凉界中。不
妨补亲笔也。立秋三日。抱遗老人杨□祯顿首。松月轩主者。
丁、赵两生无一字附便伻□来。当为余诘其故。揭别驾、曾贰尹
仿次幸道□。”
钤白文 “ 铁史”、“ 廉夫”二印。
鉴藏印记:“ 韩崇私印”、“ 江邨秘藏”、“ 淞洲”、“ 归安吴氏
二百兰亭斋鉴藏图书”、“ 吴平斋秘箧印”、“ 平斋审定真迹”、“ 兰
陵老子珍藏”。
按:书中所云 “ 乙巳”,为元至正二十五年,即一三六五年。
揭别驾,疑为揭汯,史云:“ 至正十八年出为江西宪台,守建
宁。”岂先曾为建宁通判。待再考。该帖为 《 元人诗札合璧》卷
— 8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