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 - “三高士”与松江(内页)
P. 35
杨维祯名字及生年考辨
———从其传世最晚墨迹论起
嗣英, 出继叔父锡琦为后; 三子嗣俊、 四子嗣贤。 其中并无褚质
(彦之)。 又按 《松月轩记》, 既曰 “予交其父兄几二十年, 彦拜
予为父行”, 又曰 “甲午, 诸兄罹不测之祸, 彦捐躯历险, 誓不
与共天, 必复其仇而后已”。 可见褚彦之并非褚乐闲长子, 而死
于至正甲午 (1354 ) 兵难者, 至少有彦之两位兄长, 故彦之当为
嗣俊、 嗣贤中之一人。 又, 《元故乐闲先生墓志铭》 作于元至正
初年, 《松月轩记》 则作于明洪武初年, 相距二十余年, 故疑褚
质之名为后来更改。]
元至正十四年甲午, 褚质数兄死于兵难, “乐闲堂” 亦遭损
毁。 明初天下安定, 褚质遂于朱坞溪上重建别业, 取名 “松月
轩”。 不远数百里邀请杨维祯为其新居撰写记文, 实因铁崖与褚
乐闲父子有多年友情。
至迟于洪武二年六月, 《松月轩记》 撰成。 六月二十八日,
即立秋之后第三天清晨, 铁崖感觉神清气爽, 遂挥笔誊录, 然后
又有书信一封, 连同记文一并交付松月轩主人。 当时所附书信,
就是本文所论 《致松月轩主者手札》。 在此还需加以考辨的是,
《致松月轩主者手札》 书于 “立秋三日”, 文中又有 “ 《松月记》
久已脱稿, 必欲老夫亲笔登卷。 今日平旦, ……急展缥卷” 等
语, 可见铁崖誊录 《松月轩记》, 与撰书 《致松月轩主者手札》,
实为同一天。 据历书记录, 洪武二年己酉 “廿六戊子立秋”。 可
知 “立秋三日” 即明洪武二年六月二十八日。 然而上引 《松月轩
记》 文末却署曰 “秋七月初吉书”, 与 《手札》 所言不能吻合。
笔者认为, 导致此种矛盾的可能原因不外两种: 一是 《手札》 “立
— 1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