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2 - “三高士”与松江(内页)
P. 152
“三高士”与松江
义很快失败, 朱元璋属将葛俊曾经想要屠城报复, 上海知县祝挺
为此极力劝说, 终于使得上海居民免遭屠戮。 本文的撰写, 就是
为了称颂具有 “活民” 功德的上海县令———祝挺。
需要指出的是, 祝挺是朱元璋的部下, 是新政府权力的体现
者, 是上海县新政权的最高长官。 杨维祯却对之大谈旧政权的好
处, 所谓 “有元百年, 教养之泽深” 云云, 似乎多少有些犯忌。
杨维祯这样说, 祝挺居然也不怪罪。 那么, 我们可以这样认为:
元代百年上海的快速发展, 是有目共睹的无法遮蔽的事实。
经济的快捷发展, 刺激了文化艺术的旺盛需求。 元末松江之
所以能够汇聚如此多的文化名人, 首先是因为当地有文人、 艺
人、 书画家的市场, 有他们发展的空间。 杨维祯的 《赠装潢萧生
显序》 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淞之装潢家无虑百十,类以时艰废业,且徙于他伎,独城东
萧生显者,守世业不易。余每佣其工,优贷以粟,因闵之曰:
“ 唐之秘书省,吏凡六十有七人,而装潢匠六人者在中。则知昔
之业此,有禄养于官。今业于市,又徙于他,世变亦可占也已。
他业者皆徙,而显虽束手饥其身,不徙,而业益精,亦有类吾君
子之固穷以俟时者。时向平矣,大夫士将复尚文事,则显之业复
振,又果忧食之不给虖!士大夫文事,与显业相关其盛衰,显之
业振,则吾道亦不塞矣夫。”时岁在丙午夏六月上吉,会乩抱遗
老人杨桢在云间草玄阁试铁心颖书。
此文撰于元至正二十六年丙午六月, 其时张士诚赖以发迹的
高邮城已被朱元璋属将徐达攻克, 对张士诚最后的全面进攻即将
— 8 4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