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7 - “三高士”与松江(内页)
P. 147
松江 “三高士” 的文化评析
松江 “三高士” 的文化评析
孙小力
自从松江区政府决定重修并扩建松江三高士墓后, 《松江报》
刊发了一系列文章, 元末明初的杨维祯、 钱惟善、 陆居仁的生平
逐渐为人所熟悉, 其事迹、 成就和影响等, 也有人作了更进一步
的探讨。 时至今日, 松江三高士墓已经整修完成, 天马山麓的景
区也已焕然一新, 但是有关的研究不应就此停歇。 笔者以为, 研
究和纪念 “松江三高士”, 其首要目的并不在于, 或不仅仅在于
使前贤广为人知, 而是藉此发掘、 了解、 传承和弘扬松江优秀文
化传统, 促进松江乃至上海地区的文化建设。 换句话说, 只有着
眼于元末明初的松江文化, 才能理解纪念和研究 “三高士” 的意
义。 下面, 我主要谈两个问题: 第一, “三高士” 为什么会出现在
元末明初的松江? 第二, “三高士” “高” 在何处?
一、 元末松江造就 “三高士”
今人写论文多有关键词, 关键词即文章论述的中心议题, 而
两个以上的中心议题, 其实也有主次之分, 本文的关键词, 首先
应当是 “松江”, 然后才是 “三高士”。 并不是因为 “三高士” 属
— 3 4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