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6 - 知青记忆.html
P. 186
大坝回填的土方。下乡当年的 12 月,因为劳动表现不错吧,我作为新平上海知青代表
参加了云南省知青慰问团玉溪分团,团长是当时专区革委会副主任杨清魁,同去的知青
还有元江上海知青沈宝珍、玉溪知青石放全、易门铜矿知青何志军、昆明知青峨山“九
兄妹”之一徐树华等,到玉溪所属县慰问检查知青工作。一方面由知青代表用自身体验
讲述思想和实际的“再教育”过程,以身说法,典型讲用;另一方面检查知青工作情况,
知青安置经费有无落实、挪用、克扣,知青有否遭到虐待,当时有些地方确有男知青调
皮捣蛋被民兵捆绑吊打、甚至残废死亡;女知青因有姿色被诱逼成奸、强占的恶劣事件。
当时玉溪似乎没有发生这类恶性事例,倒是在上海知青内部,特别是年少初中生知青中,
由于良莠不齐,持强凌弱、欺压敲诈年少体弱男女生的情况比较突出,当时慰问团听取
老乡和知青反映后,采取了有力措施,惩治了知青中的个别不良分子,维护了广大知青
正常劳动和生活的合法权益,起到了积极作用。后来知青慰问工作组作为一个常驻机构
保留到知青下乡结束,工作组成员由上海市各区县、街道、派出所抽人组成,轮换到云
南对口地区长驻,与当地配合,检查知青工作,并与知青家长保持沟通联系。这为以后
云南与上海结为滇沪合作对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工作组饿肚子
原以为到了农村种田,吃饭总不成问题吧,事实不是这样。1970 年春,当时农村大
搞推广粳稻良种,并以政治运动的方式进行,原玉溪中学的老校长张超任工作组长,驻
扎太平村,他的烟瘾之大、深夜讲话之不倦、生活之随意简朴都令村民和知青叹服,工
作组的小王年轻能干,亲自下田作示范。可惜由于思想认识上的差距,方法上的简单粗
暴,推广失败,当年收成大减一半,上交公余粮任务后,村民们的口粮只够吃半年,我
们知青也饿了一段时间肚子,我吃过豆壳、老菜叶、老白花、年渣渣、香芝麻壳等野菜
充饥,后来还是靠漠沙乡上海知青夏申、高水根支援和上海家里寄来粮票才化解了危难。
经过这次缺粮事件,我们知青才真正懂得了种粮和爱惜粮食的意义,从此后,我吃饭碗
里不会剩一颗饭粒了。同时,我认识到办事光有良好愿望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承担直接
后果的人们才最有可能作出正确的选择和行动。
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