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1 - 援建记忆.html
P. 211

为了不再遥远的阿克苏

               恒歌唱。

                     在这里,我们能看到生长在常年积雪的高山之上的雪松,
               生长在沙漠里不畏干旱的红柳,挺直向上的白杨和胡杨。这里

               的人们热情、豪爽、胸怀开阔、政治立场坚定,犹如那热情的
               沙漠,广阔无边,平静而坚毅。这里的大地瓜果飘香:那些挂

               在枝头的葡萄、香梨、核桃、红枣等,未必能如春花般灿烂妖
               娆,却有最实在、最诱人的鲜香美味。那些似乎久久缠绕在指

               尖和唇齿间的甜香,让人分享到的,不仅是收获的喜悦,还有
               生命的感动。在这样的地方支教,我是幸运的。
                    地域的不同,教育条件的差异是存在的,教育理念、方法

               的碰撞是正常的,我们的交流是亲切、愉快,畅所欲言的。没
               来支教之前,总以为自己教学辛苦,每天有批不完的作业,备

               不完的课,学不完的新知识。来到这里,看到这里的老师更辛
               苦,他们一个班要有 70 多个学生,但完全毫无怨言,为建设

               强盛西域、培养人才无怨无悔。用他们的话来说,为了新疆新
               一轮的“跨越式” 发展,辛苦点是应该的。与这样的同事相处,
               我们能共同进步。

                    我们讲解高中数学概念课的教法,与当地教师一起研究课
               题《高中学生如何提高计算能力》。当学校有新教师初上讲台

               的时候,我们开设研究课、示范课,一起分析课堂教学的实质
               意义,明确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教室是老师与学生思想

               交流的平台。在寝室,我们与年轻老师们交谈,对教学教法进
               行研讨;在多浪河边,我们也探讨理想、人生的意义;在办公


                                          19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