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6 - 援建记忆.html
P. 206

援建记忆

               我与我办的汉族同志一起去他家拜年。脱鞋进门,走在绣有艳

               丽图案的羊毛地毯上,只见桌子上早已堆满馕、巴旦姆、红枣
               等各种富有民族特色的食物。见我们来,老穆高兴得像个小孩

               子似的,给我们看坐,亲自端上水壶,让我们洗了“三道手”,
               然后招呼他那在厨房忙乎的漂亮“波顿”(维语,妻子之意)

               上菜。先上的一道是烤羊肉、烤鱼,还有烤鸡,然后是热气腾
               腾的水煮羊肉,还有自做的馄饨等点心。维吾尔族同胞个个性

               格豪放,是个“无酒不欢”的民族,在古尔邦节这样重大的节
               日,自然少不了酒。菜(饭)饱之后,老穆开始为我们斟酒。
               盛酒的,是个 50 克(当地喝酒以克为量)容量的玻璃杯,满上,

               端起来,主客一起说“豪息”(音),一干而尽,这样要连干
               三杯。我是不胜酒力,后二杯,老穆帮我,给我这个“怕老婆

               的上海人”(当地人不论汉族还是维族,给我们这些上海人的
               第一个标签就是“怕老婆”)只斟了“八分满”,还直夸我这
               个来巴楚援疆的上海人“够朋友”, 给他“长面子”。

                    2010 年隆冬的一天早上,闻悉老穆那 70 多岁的父亲去世,
               我与办公室的同志一起上门慰问。头上戴着用白布围起来的帽

               子,腰上扎着白布,老穆满脸憔悴,看起来一下子老了许多。
               说起父亲的去世,老穆一脸凝重,悲痛之情写满脸上。老穆的

               父亲生有 7 个子女,老穆排行第五,后面还有两个弟弟。
                    来疆半年多,家人经常来电询问当地的治安情况,叮嘱注

               意安全。我告诉他们,在巴楚很安全!我常想,维、汉等民族
               间相互理解、互相融合、和睦相处,在新疆这块美丽、丰饶而


                                          19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