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4 - 援建记忆.html
P. 134
援建记忆
渐远离宁蒗县城,路况也就变得更加糟糕。尤其是在“跑马坪”
转车后,真可以用“通天路”来形容。车就像漂在半空般,车
旁的云雾时浓时淡,给通天路增加了不少诡异色彩,即便身在
“仙境”也没有心思感受。如果赶上迎面而来的车辆,就得“切
磋”好久才能确保安全通行。我愈发不敢往窗外看了,只好死
死抓住车顶的把手,揪着心,任由其行。
不长时间,汽车到了海拔近 4000 米的山巅,视野是如此
宽广,群山雄姿尽收眼底。我们纷纷下车休息片刻,刚才的恐
惧一扫而净,我生平第一次感受到大自然的壮观
大概两小时后,车子安全停靠在了时常被小龙提及的“蝉
战河”乡的主街上。所谓的乡镇,说实话,还真没有我看到过
的村繁华。我把车上所有学生的车费给一起付了,司机师傅啧
啧称赞,学生们心怀感激各自离去。听小龙讲,车内只有两个
学生住在乡镇上,其他人还要步行数小时翻山越岭才能到家。
这时,我才真正理解,大山里孩子求学的苦,为学的难。但我
觉得他们还是幸福的、荣耀的,因为他们不单单是求学,更重
要的是这些孩子担起了几代人沉甸甸的希望!
小龙怕我走路辛苦,联系了表哥开摩托车送我们。在等表
哥的时候,小龙就把我带到了镇上的学校“蝉战河乡中心完小”,
顺便看望教过他的老师。老师住宿、办公在一室,真可谓“寒
舍”,看了让人心酸。在蝉战河中心完小,我还见到了小龙一
直说起的那个孩子——肖医旺。医旺在四五岁时,爸妈因病先
后去世,医旺从此与奶奶相依为命,生活十分贫困。
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