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9 - 援建记忆.html
P. 139

山路十八弯(外一篇)

               2010 年 12 月,由上海市松江区二中初中出资近 7000 元在贝

               尔学校组织了一次“二中初中杯”学科竞赛,分数学、英语、
               作文、史地生、绘画等五大类进行比赛。学生积极报名,参与

               热情高涨,活动开展得非常顺利。拿到获奖证书和奖品后,学
               生高兴得无以言表。

                    我们每一次下乡,都是精神的“洗礼”。由于受限于地理
               条件,这里很少有人走出过整座大山,他们完全靠山吃饭。一

               天两顿饭,除了山芋还是山芋。小孩子穿的衣服更是不知道穿
               了多少代,摞了多少补丁。大山里的生活困窘得真是难以想象!
               尽管这样,“春风”依然吹到了这里,党没有忘记穷困的山里

               人,装电缆、建学校、送温暖,国家千方百计持续支援山区。
               我与这里人交谈也很是欣慰,“尽管我们生活还有很多苦楚,

               但苦了自己也不能苦了娃。即使家庭再困难也要让娃上学!”。
                    支教期间,我用空余时间走访了几十所深山坳里的学校,
               真切体会到了大山深处办学的难、上学的苦。几乎这里所有的

               孩子从五六岁开始就背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岁月过早抹去了
               孩子们童年的纯真和烂漫。记得一个学生在一篇周记中这样写

               道:“高老师,自从我认识您后,就对您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我很感激您和其他上海老师,在中秋节时给我们没有回家的学

               生送来了水果和对我们来说很陌生的月饼。对于我来说,从
               四五岁开始就自己烧火、做饭,到山上打猪草,月饼只是以前

               听说过,但从来没有看到过。姐姐说,今年中秋节我们要从饭
               票里节约几元钱出来,也尝尝月饼。可是当我们走到街上,看


                                          12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