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6 - 援建记忆.html
P. 126
援建记忆
如此艰难的条件下他们表现出来的艰苦奋斗、乐于奉献的精神,
令我由衷敬佩。学校为了改善教学条件,也努力通过“争”(争
取扶持)、“挤”(土地置挤)、“借”(向银行借)、“调”
(互相调济)等办法,千方百计促学校发展。
支教工作是艰苦的,不但要承受远离亲人的相思之苦,还
得学会独自面对和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支教
工作又是令人快乐的,它让我从中得到锻炼,在乡村简朴的生
活中洗去了都市生活的浮华喧闹,让我有机会在清静的生活中
再次思索人生的价值。在一群朴实无华的山区教师身上,我触
摸到了“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精神,这将是
我人生受用不尽的财富。
金沙江边,泸沽湖畔,我们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宁蒗的父
老乡亲也记住了我们这些敢于创新、勇于奉献的松江支教老师。
受援单位的领导在总结我们支教工作时总会说:“到偏远山区
来支教不容易,深入工作第一线不容易,后援单位的无私帮扶
不容易。”
这一段支教工作,是我人生经历中一次重大考验。当我辗
转反侧、思念远方的亲友时,当遇到艰难困苦、想念领导同事
时,我更想到这里艰苦奋斗的人民,想到处在第一线的乡村教
师,想到一个又一个需要我们去帮助的人。与他们相比,我个
人吃的这点苦又算得了什么?在这里的每一天,我都被不同的
人和事感动着,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支教工作为我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学习锻炼机会。支教既是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