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8 - 援建记忆.html
P. 128
喝一杯彝家的喜酒 (外一篇)
周民军
2010 年公历 3 月 27 日,农历二月十二,贝尔希望中学的
工会主席杨杰武老师请我们 5 位支教老师参加他为长女举行的
婚礼。上学期,我们曾参加了初二年级组长马老师为儿子举行
的婚礼,大致了解了彝族人喜宴的基本形式:很简单,先到先
吃,吃好离席,下一批再接上,名副其实的流水席。
那天上午 10 点半左右,我们就前往办喜宴的鑫鑫园酒家。
阳光暖融融,街道两旁杨柳依依,一派柔和春光。我们一路说
着笑着,看着两旁喧闹的街景,一会儿就看到了“鑫鑫园”的
招牌。
酒家门口站着一对新人。新郎西装领带,手里托着盛满香
烟的搪瓷盆子;新娘穿着彝族姑娘的节日盛装,手里托着糖果
盆。新娘着装是地道的彝族服饰,红里青面双层绣花头帕,绣
花衣,百褶裙。彝族姑娘满 15 岁时,有的地方要举行“沙拉洛”
仪式,意即“换裙子、梳双辫、扯耳线”。今天的新娘就挂着
银光闪闪的耳坠,保持着纯正的彝族风格。相比之下,新郎倌
身上就找不到一丝彝族的元素,着装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差
无几。真希望以后能见到头插“兹提”(汉名英雄结)、身披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