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1 - 铁血云间:松江抗战记忆.html
P. 221

µ¶òóôµE‚01



                军指挥部的会议室, 因此游击队总能打探到什么时候有搭载日军高级军官

                或肩负其他重要任务的火车经过。
                    沪杭铁路沿线的破坏行动通常在松江西边几公里处进行。 游击队很少
                用炸弹, 因为火药非常稀缺。 他们的具体做法是派一名游击队员爬上铁

                轨, 把轨道上的一颗钉子撬出来一半高, 再把钉子黏在原处, 这样一来,
                几分钟后日军的铁道检查员再过来也发现不了什么异常。 等到火车驶来,
                就会翻倒在路堤上。 对此, 日军认为这只不过是150英里的沪杭铁路沿线

                的一个小插曲, 他们表示凭借日军严谨的行事风格, 只要让检查员稍加查
                看, 就能查出纰漏所在。 不过游击队也只是一边制造着 “小插曲”, 一边
                悄悄掩盖上他们的足迹。

                    对游击队忍无可忍后, 抓狂的日军就会开始新一轮的 “大扫荡”。 每
                隔几个月, 日军就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展开扫荡, 时间虽然不长, 但手段十

                分残忍, 杀害了许多手无寸铁的农民。 在日本人看来, 游击队员和农民没
                什么两样, 这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日军判定一个人是不是游击队员的标准
                各式各样, 比如一名苏州传教士的厨师, 千不该万不该地选择了日本人扫

                荡的日子回乡探亲, 结果就因为穿了一双皮鞋而被误认为是游击队员, 遭
                到了日军的射杀。 实际上, 真正的游击队员很少遇害, 他们往往在日军准
                备扫荡的两天前就已经获悉情报, 转移到安全地区, 扫荡一结束, 他们就

                马上返回游击区。
                    这些日本人一直惴惴不安, 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处在游击队最活跃的地
                区边缘, 这片区域一直延伸到嘉兴和杭州湾。 半夜枪声响起, 哨兵们立即

                提高警惕, 日军驻地一下子从沉睡中清醒过来, 子弹上膛, 一通乱打, 但
                根本打不到一个游击队员。 之后谣言四起, 说成百上千的游击队员乔装混

                进城中, 准备袭击日军大本营。 战战兢兢的日军马上颁布戒严令, 要求街
                上的每一个行人出示 “通行证” (日军只会给符合条件的中国公民发放通
                行证, 不过早已被游击队巧妙地拿去大批量复制了), 一旦有谁不幸忘带
                了通行证, 就会被日军开枪打死。

                    一天晚上, 步惠廉正准备就寝, 一发炮弹突然从教会楼上呼啸而过,
                炮弹一发接着一发, 伴着阵阵枪声, 距离步惠廉不足两公里远。 少倾, 一



                                                                                  211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