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4 - 铁血云间:松江抗战记忆.html
P. 224

&'()













                              王寒碧先生营救司徒雷登

                                                         王雪超 口述  邱文选 整理









                   这是一盏白质细瓷的蜡烛盘, 一片宽阔的梧桐树叶托着一个金丝镶边
                的烟斗。 素雅平淡的蜡烛盘, 不太引人注目。 但是, 它却记载着一个不寻

                常的故事———50多年前, 在苦难的中国大地上, 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
                里, 一位普通的中国医生冒着生命危险, 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营救了曾任
                北平燕京大学校长、 后任美国驻华大使的司徒雷登先生。

                    一九四一年六月初的一个傍晚, 曾留日学医、 在南京中央医院任内科
                副主任的王寒碧医生刚下班回家, 正坐在靠近秦淮河边的致和街家里
                休息。

                    突然, 响起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一个大汉闯进来, 塞给王寒碧一张纸
                条。 大汉神色紧张, “是郑先生派我来的”, 大汉说完就匆匆离去。 王寒碧
                把手中纸条打开一看, 才知是美国朋友司徒雷登因同情和支持中国的抗

                战, 秘密带着随从来南京, 利用金陵基督教会的名义, 收集侵华日军在南
                京犯下的暴行, 进行反法西斯斗争。 不料, 当天下午在太平路礼拜教堂被

                汉奸发现, 报告给驻在大行宫的日本宪兵队。 等日本兵赶来, 双方在大东
                酒店门前相遇, 拔枪打了起来。 仓促中, 司徒雷登逃进不远处的邀贵井巷
                子、 由中国红十字会创办的难民收容所里。 日本兵不熟悉地形, 忙着调兵
                遣将, 封锁收容所附近的大小巷口, 正准备挨家挨户搜捕司徒雷登。 写这

                张纸条的是一位姓郑的先生, 他不敢贸然行动, 想起曾替自己看过病、 住
                在离邀贵井仅隔一个太平中学的致和街巷里的王寒碧, 于是派人送信给王



            214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