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 - 口述松江改革开放.html
P. 40

口述
                   松江改革开放
                   KOUSHU SONGJIANG GAIGE KAIFANG
                   (1978—2018)




             32























                  《人民日报》关于大江公司的评论,发表于 1988 年 8 月 7 日第 2 版


                       这样,除了自成体系的“一条龙”外,大江又有了一个对外辐射供应饲料、
                   苗鸡的“开放性”扇面,并且像“滚雪球”那样愈滚愈大。我们再将合作的新

                   桥杀鸡厂购并到“大江”旗下,逐步开始收购农民养的“大江鸡”。一种新的合

                   作经营方式在上海郊区出现并逐步推开了,这就是“公司+农户”模 式。
                       1988 年夏,《人民日报》经济部蒋亚平、上海记者站吕网大两位年轻记

                   者,来大江采访。仅仅两天,就捧出了他们的力作《公司+农户:新的生长

                   点——大江公司评介》。这篇报道刊登在当年 8 月 7 日《人民日报》上。这篇
                   报道不经意间触及、勾勒了中国农业现代化一个新的道路、新的模式(当然,

                   不是唯一的模式),以及在这个历史进程中“龙头企业”的雏形。这也正是大
                   江公司“新的生长点”所 在。

                       大江公司“新的生长点”,就是把成千上万个分散农户组织起来,“用大

                   江料,养大江鸡”,再由公司把农户产品收购加工,打到国际市场。这个“公
                   司+农户”模式后来又具体演化成三种方式:一是“光森方式”。上海县鲁汇

                   乡农民秦光森兄弟三家,自建棚舍,通过签订合同,大江公司保证供给鸡苗

                   和饲料,形成一定生产规模。二是“四团方式”。奉贤县四团乡以副业公司为
                   总代理,与大江公司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在乡里建立、健全服务体系,为











      ઍ࣡ १ඍ඾ࡾڿ۪ष٢ JOEE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