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 - 口述松江改革开放.html
P. 36
口述
松江改革开放
KOUSHU SONGJIANG GAIGE KAIFANG
(1978—2018)
28 业的几位,也陆续与机关彻底脱钩 了。
根据可行性报告,大江计划 1710 万元搞 4 个项目:一个祖代鸡场,饲养
9000 套祖代种鸡,内设一个孵化车间;一个饲料厂,年产 20 万吨全价饲料;一
个孵化厂,周产商品代苗鸡 25 万只;还有一个公司总部。具体实施第一步,就
是建佘山祖代鸡场、洞泾孵化厂,结果两个月不到,由于通货膨胀,资金又不
够了。当时算下来,总部办公楼不造,资金缺口 895 万。 11 月 24 日,汪老当
时已经卸任市长改任市政府顾问了,但还是和裴老一起,带了市计委、市财办、
市农委的 3 个委办主任,来帮助协调第二次借钱,最后协调又借来 895 万。
我到大江报到是在 1985 年 8 月 26 号左右。9 月 1 号,公司在县文化馆租
借的两间办公室要开张了。那天,我跟政府办两人从机关借了一部卡车,一
起去买了 10 张办公桌回来。第二天,请邮电局装起 4 部电话。当时,我们银
行账户里是空的,畜禽公司借给我们 3 万元。我们向隔壁文化宫借办公室,
约定每月租金 250 元,杜董事长和翻译在一间,其他人在另一间。杜董事长
从县委书记位子上下来以后没有车了,我们都是租车。因为大江公司起步前
后,300 万美元中方注册资金和后来补上缺口的 895 万元人民币,虽然都得
到了市里和汪老的大力扶持,但毕竟都是贷款贷来的,这些钱不是没利息的,
更不是无偿的,所以确实要精打细算过日子。一直到 1985 年国庆节后,我们
才收到第一部分贷款。9 月份佘山鸡场动工,靠的是陈士杰县长,他说:“县
政府借给你们 30 万,你们先启动起 来!”
在此期间,加入大江的各路人马陆续报到。10 月 6 日,董事长杜述古召
集我们开会,当时 17 个人,称为“十七条好汉”。我们立下誓言,背水一战,
17 个人包下了基建、征地、规划、筹资、供电、供水、联络等全部工作。虽
然二三个人合用一张办公桌,但一种融洽、乐观、蓬勃向上的精神洋溢于文
化馆办公室,就这样,我们义无反顾地开始了我们的大江事 业。
全球眼光办大江,“一条龙”模式创造“大江速度”“一条龙”模式创造“大江速度”
全球眼光办大江,
大江公司的起步是“悄然生长”的,但它在引进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方
ઍ࣡ १ඍࡾڿ۪ष٢ JO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