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6 - 口述松江改革开放.html
P. 106

口述
                   松江改革开放
                   KOUSHU SONGJIANG GAIGE KAIFANG
                   (1978—2018)




             98
                     松江新城的规划与发展
                     松江新城的规划与发展


                       说到松江新城建设,必须要回顾到 2000 年。这一年,是松江新城建设规
                   划发展从政策制定到实施的一 年。

                       2000 年 4 月,上海市委开了一个城市化政策研讨会,听取市计划委员
                   会、市建委、市规划局和市农委关于上海在“十五”期间城市化如何推进

                   的建议,后来确定在上海的郊区选择 8—10 个点作为试点来推进城市化。

                   城市化怎么做?国家也没有先例,中央希望在上海郊区率先推进,将来在
                  “十一五”、“十二五”期间推广,这是大背景。上海市上报国务院的总体规划

                   里明确了上海有 9 个新城。当时有个“1966 体系”,“1”是一个中心城,“9”

                   是 9 个新城,“6”是 60 个中心镇和 600 个中心村。在“9”和“6”中,每个
                   区选择若干个试点。我原本就是研究城市化的,博士论文写的也是这个,那

                   么松江有没有这个条件,形成这个规划要怎么做、需要哪些东西、以后往哪

                   个方向发展,就这些问题,我在 5 月份的区政府专题会议上提交了书面的关
                   于松江新城规划发展的纲要,去争取新城试点。领导听取汇报后,决定成立

                   一个松江新城规划工作小组,一共 4 个人:一个是当时的区政府办公室副主

                   任刘健,分管建设;一个是当时的建委主任助理杨怀志;一个是当时的城投
                   公司总经理王晓群;再加我一个,当时是规划局科 长。

                       5 月 3 日开的会,要求 6 月份提交规划初稿,作为“十五”计划的重点。
                   2000 年的时候,计算机还没有现在这么现代化的功能,做个渲染图需要两个

                   小时,速度特别慢。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就带着规划所的几个同事,

                   手把手教他们。最后一张松江大的规划图——五万分之一的比例,和乒乓球
                   桌一样大,就是我在乒乓球台上手工画的,用计算机根本来不及做。市委计

                   划在 5 年内让松江发展到 30 万人、36 平方公里、人均用地 120 平方米,而当

                   年松江只有 10 万人口、12 平方公里。那么到底应该怎么做?我看了原有的规
                   划,各个街道、镇都是各管各的,玉树路、乐都路、荣乐路等道路互相都不

                   畅通,规划的新城区和西边永丰街道、东边工业区都没有联系。那么新城肯










      ౕൂ჏ १ඍ඾ࡾڿ۪ष٢ JOEE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