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2 - 口述松江改革开放.html
P. 102
口述
松江改革开放
KOUSHU SONGJIANG GAIGE KAIFANG
(1978—2018)
94 泾下塘、华阳老街等历史文化遗存,目的就是为了加固松江新城的文化根基,
使松江千百年来的辉煌和精彩得到重现,增强松江人乃至上海人的历史自豪
感和文化归属 感。
成功中有遗憾,遗憾中有启发
成功中有遗憾,遗憾中有启发
我是松江新城的参与者、建设者,也算是一个战地指挥员。松江新城的
成功与不足,我都有份。我觉得,最大的成功是快,最大的遗憾也是快。由
于快,没有足够时间去深化、去细化、去雕琢城市建设中的细节;由于快,
要在短时间内出形态、出功能,并且根据市里要求,对其他新城和新镇建设
起示范、引领作用,必须要在确定时间里完成既定建设目标,这就带来一些
设计上的粗放、缺失和遗憾。一部城市文明发展史表明,城市是“长”出来
的,先有几户人家,然后因为信仰建庙或者教堂,人多了要交易,于是“市”
的概念就出来了,有了市场会集聚更多人,更多的居住生活要素与功能出现
了,城市也就慢慢地就形成了。今天的新城开发建设带有计划配置色彩,在
同一时间里把所有城市要素和功能一次性完成,这实际上与城市的发展规律
是相悖的。社会是慢慢形成的,人的需求是多元的、递进的,而现在的新城
是在一个时间段和平面上成型的。因此暴露出的规划上的问题、功能凸显出
来的矛盾、居民生活上的不便,以及城市区域之间的不协调,可以说都来自
于太快。新城的开发建设者没有足够时间去思考,没有足够时间去听证,没
有足够时间去验证,没有足够时间去修正,这是第一个方面,应当引以为 戒。
第二个方面,我觉得在新城建设开发中要进一步注重人文和生态肌理的
保护。城市是生命体,构成城市生命脉络有两大要素:一个是历史人文肌理,
一个是自然生态肌理。由于开发早期认识不足,在松江新城建设过程中,一
些能够让大家回忆、记忆的历史文化符号、一些自然生态风貌元素没有更多
的留下来,一些本应可以留下的古老宅院、小桥流水被抹去了,令人很痛惜。
我感觉到,民俗上所说的风水,有唯心的一面,也有顺应尊重自然的一面。
数千年留下来的地理风貌,它有自然走向、自然路径、自然格局,犹如人身
ઍ࣡ १ඍࡾڿ۪ष٢ JO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