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5 - 松江老街巷.html
P. 155
【从景德路到阔街】
烟纸店的一户宋姓人家。向西七八米的路面由水泥浇筑,南侧第一栋是曲尺
形五间砖木结构矮平房的建筑,这是峰泖邨初级小学。小学西端围着矮围墙,
向西四五米处建有 12 间连体砖木结构有前后楼的楼房,每间楼房前面门外
有天井,天井围墙大门是石库门大门,大门外是走道,走道最南端是峰泖邨
南端的外墙,位于楼房最西头的外围墙向内缩进至楼房的后楼处,向西延
伸直至峰泖邨西出入口。再往西是一大片废墟瓦砾地,瓦砾地一直接至永
兴酱油作坊的场边。一直向西,南侧 12 间楼的末端平行处又有 9 间联排砖
木结构的楼房建筑,其中 5 间为民居,4 间是松江县立中学初中部的教室。
这 4 间教室与 5 间民居虽然连在一起,但结构上有所不同,先是走马楼形式
的建筑前面有天井,最后一间厢房南端接出一间过街楼,这过街楼就是峰泖
邨的西口,过街楼门头上有砖烧制的“峰泖邨”三个字,楼下是拱形门洞,
有木门。此段 30 余米长的路面也是水泥路,西口外就是郭世道院弄,邨内
东西两排联体楼房,宅基外分别立有姚润民和姚润德的石碑。
峰泖邨的整体建筑几乎没有古韵味,其历史不长,但其取名含有九峰
三泖的意境,是一个不俗的名字。解放后峰泖邨小学改为红卫小学,不久又
迁至郭世道院弄,县立中学的教室迁出后改为教师宿舍。12 间楼房东面第
一间用作竹竿汇居委会的办公室,其余楼房分别由供电所职工家属租住或
附近居民居住。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松江食品公司先后在北侧废
墟堆内建起几栋混凝土小楼层,分配给该公司无房职工居住。进入 21 世纪,
松江老城加快城镇改造步伐,峰泖邨连同竹竿汇、郭世道院弄、后诸行街被
整片拆迁了。
松江老街巷 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