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3 - 松江老街巷.html
P. 153

【从景德路到阔街】
             高低不平了,经过的车辆颠簸不稳。从我家街面中心三块大石板西边开始,
             在供电所后门两边,还保留着砌着大约 1 米见方、中间有空凹半圆体(半个
             足球那么大)的大青石 , 每隔两三米,就有一块,共有六块这样的大青石。

             相传它们是王阁老家门口的旗杆垫底石。据清嘉庆《松江府志》记载,清初
             王鸿绪的家宅确实在竹竿汇,遗址就在原电灯公司地段,即我家对面。再
             说我家后面,也就是王鸿绪家宅门前,是条很宽很深的护城河。古代江南

             以舟船为主要交通工具,王府门前客船多,竹篙更多,竹竿汇地名也许由
             此形成。供电局南面沿街一片房子也是夏家的,斜对面居民吴小双搬迁前,

             在靠供电局一面多出 1 米多的墙边,搭出一间生活室,内间淋浴,外间厨房。
             20 世纪 60 年代,原来的石皮街面改砌弹石路,到 20 世纪末又改砌水泥小
             方砖路面。到 21 世纪,竹竿汇得到千年难逢的好机会,进行了城市改造规

             划。几百户居民分散安置在人民路西面荣卫小区、醉白池西南的湖畔小区、
             南门小区和大润发西面五丰苑。

                  之后,竹竿汇地块很快造起了高楼大厦。北面靠中山中路有平高大厦
             建筑群、国贸大厦,中间有鹿都商场,南面有云间名门建筑群。



































                                                                               松江老街巷    141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