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1 - 松江老街巷.html
P. 151
【从景德路到阔街】
回忆四十年代的竹竿汇
文 • 夏春麟
我诞生在松江城厢竹竿汇,从小到老,绝大多数时间生活在竹竿汇。
现年过耄耋,算得上是竹竿汇的“老土地”了。
我生于 1934 年 2 月。1937 年松江沦陷之际,我家逃往上海租界避难。
那时我还是拖鼻涕的虚龄四岁的幼儿。两年后,全家返回松江,我在长我八
岁的姐姐带教下,把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的四册幼稚园读本背得滚瓜烂熟,
数学也已掌握百以内的加减法。所以从上海一回松江,就跳过一年幼儿班和
半年一年级,插入白龙潭小学(一年级下学期)读书。到如今,对 20 世纪
40 年代的竹竿汇街仍记忆犹新。
那时竹竿汇街是一条南接松汇路,北连中山中路的以商业为主的南北
走向的南宽北窄的石皮小街,在当时乃至近代,均是比较热闹比较有名的
商业小街,与长桥街齐名,竹竿汇街俗称东街,长桥街俗称西街。竹竿汇街
是一条长长的石皮街 , 中间是由每块长约 66 厘米、宽 50 厘米、厚 10 厘米
的大花岗岩石板铺砌的(改弹石路时翻起来改砌街沿,至今还留下一部分,
我家前面还有几块), 从北向南一直铺到松汇中路。竹竿汇扩宽部分在夏顺
兴鸡鸭行门口一段开始。24 号鸭行老板夏金生 1939 年从上海回到松江,看
到在竹竿汇街两边自己家的房屋已成为碎砖破瓦,便在重建家园时,将两
边都收进约 1.67 米。不过,不知经过多少年岁,石皮街到 40 年代已经变得
松江老街巷 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