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9 - 松江老街巷.html
P. 159
【从景德路到阔街】
春调”。孵坊的老板姓章,浙江萧山人,人们常能看到他在门口为顾客加工
制作皮蛋、咸蛋。老板的大儿子在“余天成”,他的工作就是骑辆自行车,
在前车档和后车座上分别挂着帆布袋,袋内装着状如热水瓶的小型保温瓶,
瓶内是为病家煎制好的汤药,按地址门牌号去送药。保温瓶分红蓝两种颜色,
那粘贴在瓶上的单子写明一个是上午喝的,一个是下午喝的。那时代煎带送
只收三分钱。而他,就这么兢兢业业地走街串巷满世界跑,不管刮风下雨按
时将汤药送到病家手中。
当年,在胡桥弄的北面、金沙滩的西侧,那一大片大多以草屋为主,
居住着苏北人,也有一两家绍兴人。
生活在金沙滩,总体来说是清静的,但三天两头地,也能听到传得悠
远的笃笃声,那是卖小馄饨的。也能看到铁路南面的乡下人,挑着稻柴临街
叫喊:“稻柴要 !”也有赶早挑着蔬菜,逮着鸡鸭拎着鱼虾,上小菜场匆
匆而过的……
当年,南北向的统统是石皮路,东西向的是用小青砖侧着铺成的。
1952 年,为发展航运,改善城市环境条件,在火车站北新开挖一条宽
25 米,全长 2.96 千米的人民河,它一路往东和护城河会合,过铁路桥进入
黄浦江。
人民河一开,金沙滩就热闹了起来。
南面尽头就是人民河,在这儿筑起了河滩,成了客运码头。凡经黄浦
江的汽油舨,诸如山阳、漕泾、新五、浙江平湖等都在这儿上船。等候上船
的旅客自然要有一个歇脚的地方。于是,紧傍河边的奚家客堂间就成了最理
想的候船室。但候船室小了点,冬天还能将就着挤挤,夏天就热得吃不消,
于是在跨过路面的东西屋顶上搭起了凉棚,棚下两侧放几条长凳也好坐不少
人。那时刚从菜花泾搬来的陈家父女,和我们在同一屋檐下居住。陈家伯伯
是绍兴人,原来是收纸锭灰的,见轮船码头热闹,有商机,于是他敲敲打打
制作了一块约 100 厘米长、50 厘米宽的搁板,一只十字撑脚架,在候客室门外,
用撑脚架撑起搁板摆上香烟、火柴、糖果等,脚边的箩筐里时鲜水果散发着
清香的甜味。陈家伯伯改行后,还兼带收纸锭灰。这可忙坏了他 13 岁的女
儿小毛:她要为父亲烧饭、送饭、洗衣,父亲去进货时,她还要帮着看摊头。
松江老街巷 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