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6 - 松江故事
P. 176
168 松江故事
广积肥
据媒体报道, 有关部门每年都在为飘浮在江河上的水浮莲、 绿萍、 水
花生草之类的水生植物伤脑筋, 不得不出动大量船只和人力进行拦截和
清捞, 尽管如此, 还会有大量的水生植物飘游到上海外滩等江面, 严重影
响市容和水上交通。听到消息, 不禁感慨万端。时光要是倒退五十年,
别说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 就是有, 也早被农民们抢捞一空了。那时, 农
村流传这样的顺口溜:绿萍是个宝, 养猪少不了; 绿萍是个宝, 种田好肥
料。几乎每个生产队都要养植绿萍。至于水浮莲、 水花生草等, 也是既
可作猪饲料, 又可作肥料, 在既缺饲料又缺肥料的年代, 他们的价值十分
突出, 根本不可能让它们白白漂流走失。
为了养好水生植物, 不少生产队在开阔的河面上, 用竹竿扎成拦圈,
在圈内养水浮莲等水生植物。待它们长成后, 捞起来打碎, 作为粗饲料
喂猪。或者将它们和河泥拌和后, 垩在田旁的积肥坑内, 待腐烂变质后,
是极好的有机肥料。我所在的生产队没有开阔的水面可以利用, 零打碎
敲毕竟总收获量不大, 怎么办?只能割草, 才能满足喂猪、 积肥料的
需要。
待三抢大忙结束后, 队长会安排中老年劳力在队里割草, 他们会将
每条小岸的杂草割得干干净净。要是看到邻队的田岸上青草长得好, 偷
偷去割他们的草, 那么免不了会有一番口角。当时生产队需要青草, 社
员家中更需要青草, 每家喂猪、 垫猪圈都离不开它。
年轻人通常被派到外面去割草。通过熟人关系, 到上海或松江的工
厂、 学校, 那里的草长得好, 几个年轻人一天就能割满一船。有时为了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