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7 - 松江故事
P. 147

逸闻旧事    139



                 古代松江人开河







                   松江是水网地区,“ 水利最关民命, 高则浚河, 低则筑圩”, 因此, 松江

               历代由官府主持的治水工程数不胜数。那么, 从前的水利工程是如何组
               织实施, 经费、 用工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松江地区自唐代设华亭县后, 开始有了稳定的行政建置。“ 百户为
               里, 五里为乡”, 唐代华亭县有13个乡、 65个里。里, 设里正, 为一里之

               长。每个里又设粮长、 塘长。“ 以粮长督一区赋税, 以塘长修理田围, 疏
               决河道”, 即由粮长负责征粮收税, 由塘长负责水利工作。此后, 行政设
               置多有变化, 但塘长一职的设置一直固定。如在明代,“ 每县辖保若干,
               保领区若干, 区领图若干, 多寡不等”。区内各图负责人( 称总甲) 轮流担

               任塘长一职。
                   塘长一职为何要轮流担任呢?因为这个差使实在很难当。塘长“ 专
               主督率各图人夫, 轮修本区水利”。如果该水利工程就在本区内,“ 则该

               区人户各各自开其田边河, 自筑其田边岸, 人人可以效力, 且人人乐于用
               力”。“ 但塘长之苦, 苦在拨调远区, 其开河动经数十里, 工费动经数
               十金”。
                   关于塘长的苦楚, 明代华亭县章允儒在《 榜谕》 中讲道:“ 塘长轮年承
               充, 往往独称苦累, 何耶?盖以上役之后, 工房吏胥, 有按季需索之例, 水

               利衙有顶区之例:大区五两一图, 小区二两一图, 以概县计之, 不下几百
               金矣。至于搬运泥土, 装钉棘茨, 开浚河道, 又以远近多寡抑勒之, 此塘
               长之苦, 悉繇衙蠹之所致也。” 转译成白话文, 意思是:塘长要每年轮换,

               因为这个差使实在是太苦了, 为什么呢?因为担任这个职务后, 衙门里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